《油樟》,此词条收录于02/13,仅供参考
油樟(学名: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Gamble) N. Chao ex H. W. Li),别名香叶子树、香樟、樟木、黄葛树等,为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乔木,在中国分布于四川、台湾,引种栽培于江西、湖南等地。油樟多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一般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其最适海拔高度为350-600米。
油樟高可达20米;树皮光滑。枝条圆柱形,无毛,芽的形状为卵珠形,芽鳞密集,为卵圆形。叶薄革质,互生,卵形或椭圆形,叶脉为羽状脉;叶柄无毛,腹平背凸。圆锥花序腋生,具分枝;花淡...,有香气;花梗无毛;花被筒为倒锥形,花被裂片卵圆形。幼果球形,绿色;果托顶端盘状增大。花期5-6月,果期7-9月。
油樟材质好、耐腐,可供建筑、家具、器具等用材;其种子可榨油,供润滑油、制皂等用,枝叶和树干含有芳香油,主要的成分是桉叶油素,常应用于国防工业、化工、食品、香料等方面。油樟冠大浓荫,分枝低,形似伞状,树形整齐美观,适于观赏。2021年油樟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保护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