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消防日
注意防火 减少灾害
消防宣传日的来历
我国为什么选用“119”作为火警号码?原来,“1”在古时候念作“幺”(yāo),它跟“要”字同音。
而11月9日的月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而且这一天前后,恰恰正值风干物燥、火灾多发之际,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冬季防火工作。所以为了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一些省市进行“119”消防活动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起消防安全日,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
消防安全教育
校园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教学仪器多、科研设备价值昂贵、用电量大,各类实验、实习项目和易燃物较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影响大、损失大,直接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因而,高度重视校园防火工作,始终把防火工作放在各项预防工作的首位,预防校园火灾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学习消防知识是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一课。
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1.增强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教育,学生可以增强对潜在危险的识别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提高自救能力:安全教育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际操作技能,如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能够提高学生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自救能力。
3.防范安全事故:有效的安全教育可以预防校园内外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如交通事故、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
4.维护社会稳定: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其安全教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5.培养高素质人才:安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
6.适应时代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复杂,如网络安全等。安全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7.家校共育:安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安全成长。
8.心理与生理并重:安全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理安全,还要关注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安全防范意识。
9.形成安全文化:通过安全教育,可以在校园内形成一种关注安全、重视安全的文化氛围,促进校园的稳定和谐发展。
哪些电器不允许在学生宿舍使用?
为了确保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学生宿舍内禁止使用以下电器:
1.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热得快、电熨斗、电磁炉、电吹风、电热毯、热水壶、电饭煲、电暖宝等。这些电器可能会导致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2.燃气燃油炉和酒精炉等:这些炉具使用明火,存在引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3.三无电器:即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电器,这些电器质量无法保证,存在安全隐患。
为什么不能乱拉乱接电线?
1.火灾风险:私拉乱接电线可能导致电线超负荷发热,容易造成电线短路,产生火花或发热起火,甚至引发触电伤亡事故。
2.触电风险:如果电线拖在地上,可能会被硬的东西压破或砸破,损坏绝缘体,导致人员触电。
3.安全隐患:乱拉电线常常要避人耳目,工具、材料等工作条件差,装线往往不用可靠的线夹,而用铁钉钉或铁丝绑,结果磨破绝缘,损坏电线,可能导致触电。
4.易燃易爆场所风险:在易燃、易爆场所乱拉电线,缺乏防火、防爆措施,存在重大火灾隐患。
5.设备损坏:不合适的接线可能会导致电器设备损坏,甚至可能影响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
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电气故障:电气线路老化、短路、过载等问题是引发火灾的常见原因。
2.用火不慎:在烹饪、取暖等过程中使用明火不当,容易引发火灾。
3.吸烟:吸烟时的疏忽大意,如未熄灭的烟蒂,可能引燃周围可燃物。
4.自燃:某些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如堆积过厚、通风不良,可能会自行发热引发火灾。
5.雷击:雷电击中建筑物或电气设备,可能引起火灾。
6.放火:人为故意纵火是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
7.违章操作:在工业生产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可能导致火灾。
8.玩火:儿童玩火或成人在不安全的环境中使用火源,也是火灾的潜在原因。
9.自然灾害:如地震、风灾等极端自然现象可能引发火灾。
10.设备故障:家用电器或工业设备故障,如电磁炉等,可能引发火灾。
为了有效防范火灾事故,应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注意安全使用明火,提高公众的用火安全意识,同时对于易燃易爆物品要妥善存放,避免儿童接触火源,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安装有效的防雷设施等。
全国消防力量知多少
我国消防力量主要由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以及消防志愿者队伍组成。
1.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他们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投入抢险救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和企业专职消防队:这些队伍是消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我国消防救援的网络。
3.消防志愿者队伍: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开展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全国共组建消防志愿者服务总队400余个,服务大队7700余个,注册消防志愿者50余万人。
这些消防力量共同承担着防范和化解火灾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
消防意识别忘怀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发出以下倡议:
1.学习消防知识: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消防知识讲座和培训,了解火灾的成因、预防和扑救方法,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和逃生技巧。
2.严守消防要求:遵守学校的消防规定,不携带火种进入校园,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违规电器,不在宿舍内使用明火,确保个人行为符合消防安全标准。
3.畅通消防通道:保持校园内的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无阻,不堆放杂物,不堵塞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4.共享消防安全: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将学到的消防知识传播给家人和朋友,共同提高大家的消防安全水平,形成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
5.做好应急准备:熟悉校园内的消防设施和疏散路线,参与消防演练,了解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