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导读 ★
电镀的概念及其作用
镀锌工艺特点
镀镍工艺特点
镀铬工艺特点
本文字数:1100字
阅读时间:5分钟
电镀的概念及其作用
电镀的概念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
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增进美观和修复磨损、加工失误的工件等作用。
电镀的类型和作用
电镀分为镀铜、镀金、镀银、镀铬、镀镍和镀锌等。
在制造业领域,镀锌、镀镍和镀铬应用最广。其中镀锌占50%,镀铜、铬、镍占30%。
各种电镀的不同作用
1.镀铜:打底用,增进电镀层附着能力,及抗蚀能力。(铜容易氧化,氧化后,铜绿不再导电,所以镀铜产品一定要做铜保护)
2.镀镍:打底用或做外观,增进抗蚀能力及耐磨能力,(其中化学镍为现代工艺中耐磨能力超过镀铬)。(注意,许多电子产品,比如DIN头,N头,已经不再使用镍打底,主要是由于镍有磁性,会影响到电性能里面的无源互调)
3.镀金: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金最稳定,也最贵。)
4.镀钯镍: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耐磨性高于金。
5.镀银: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银性能最好,容易氧化,氧化后也导电)
电镀层比热浸层均匀,一般都较薄,从几个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可以查看此篇文章
镀锌工艺特点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
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
因为成本低,防腐蚀一般。广泛应用于螺丝钉、断路器和工业用品等。
镀镍工艺特点
镀镍可作为防护装饰性镀层,在钢铁、锌压铸件、铝合金及铜合金表面上,保护基体材料不受腐蚀或起光亮装饰作用;
也常作为其他镀层的中间镀层,在其上再镀一薄层铬,或镀一层仿金层,其抗蚀性更好,外观更美。
在功能性应用方面,在特殊行业的零件上镀镍约1~3mm厚,可达到修复目的。
特别是在连续铸造结晶器、电子元件表面的模具、合金的压铸模具、形状复杂的宇航发动机部件和微型电子元件的制造等方应用越来越广泛。
镀铬工艺特点
镀铬层硬度高,耐磨性好,反光能力强,有较好的耐热性(在500℃以下光泽和硬度均无明显变化;温度大于500℃开始氧化变色;大于700℃才开始变软。),但防锈能力不如镀锌和镀镍。
由于镀铬层的优良性能,广泛用作防护一装饰镀层体系的外表层和机能镀层。
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等产品上的光亮装饰件、工具和水龙头等。
镀镍、镀锌和镀铬的区别
1、镀铬提高硬度,美观防锈。镀铬层化学稳定,在多种物质中不反应。因铬不变色,保持反射能力优于银和镍。
2、镀镍耐磨、防腐蚀和防锈,厚度较薄。
3、镀锌美观、防锈。锌活泼,与酸反应,耐腐蚀性差。
4、成本方面镀铬最贵,镍其次,锌最便宜。
5、常见的镀铬层表面呈现亮白色,常见的镀镍层有一点发黄,而常见的镀锌层是银白色的。
6、用途是防止零件生锈,可采用镀锌或镀装饰铬;用途是防止零件磨损,镀镍或镀铬则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