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最近,小张在运动后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胸痛,到我的中心门诊就诊,我建议他抽血做个心肌酶检查,看看是否发生了心肌损伤。小张纳闷“心肌酶是什么?我才34岁,难道心 脏就出问题了吗?
相信不少人和小张都有同样的疑问,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肌酶,什么时候需要检查心肌酶。
什么是心肌酶?
心肌酶指的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是用来检测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的时候释放入血的一组酶。心肌梗死的时候因为心肌细胞坏死了,心肌细胞内的一些物质就释放到血液里面了,这些酶在血液里面就会出现升高,出现一个动态的变化。心肌酶检测主要是判断是否有心肌损害情况的,对于引起心肌损害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出现心慌、胸闷、胸疼的症状,除了常规做心电图检查之外,还需要做心肌酶三项检测,能够早期判断是否有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的发生。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4-6小时之后,就会有心肌酶的明显升高,其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具体数值变化和相应心肌损害的范围有相关性,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心肌酶三项检测在心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有很重要的意义。
心肌酶检测查哪几项?
1. 血清肌酸激酶 (CK)
①来源: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和心肌,其次为脑组织的细胞质和线粒体。
②时效: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3~8小时即明显升高,10~36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如肌酸激酶小于参考值上限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但也应除外心肌小范围损伤及心肉膜下梗死等情况。用于较早期诊断 AMI,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CK升高的程度与梗死的面积成正比。
2.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①来源:CK 是一种二聚体,由于M和B两个亚基组成,有三种同工酶,CK-BB(分布在脑),CK-MB(分布在心肌),CK-MM(分布在骨骼肌)。
②时效:CK-MB 在AMI 发病后3一8小时血清中CK、CK-MB 增高,24h达到高峰,2一3日恢复正常。
③优势:用于较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CK-MB 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血清酶指标,而且CK-MB 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是否成功。CK-MB 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高于总CK,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CK-MB 持续处于高水平,说明心肌梗死在继续;若下降后叉升高,提示原梗死部位在扩展或叉有新的梗死出现。故CK-MB和CK 常同时测定,这样更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进展的分析。
3.乳酸脱氢酶 (LDH)
①来源:LDH是葡萄糖无氧酵解中调节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骨骼肌、肺、脾脏、脑、红细胞、血小板等组织细胞的胞质和线粒体中,LD是分子量 135KD 的四聚体,由M型和H型亚单位构成5种同工酶:H4 (LD1)、MH3 ( LD2)、M2H2 ( LD3) M3H ( LD4)、M4 (LD5)。
②时效: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时,LDH水平的升高常于发作后6-10小时,2-3天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如果连续测定 LDH,对于就诊较迟CK 已经恢复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临床上常作为CK-MB 的补充检测。
③优势: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血清中 LD1 和LD2 活性均增高,但LD1 增高更早,更显著,导致 LD1/LD2比值升高。因而 LD1/LD2≥1作为诊断心肌梗塞的特异性指标。
引起心肌酶高的原因有哪些?
1.当...发烧时,这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在高热状态下,就有可能会受到病毒的感染,病毒侵及心肌引起心肌细胞损伤,从而导致心肌炎,心肌酶就会升高。
2. 当患有冠心病的情况下,会导致心肌缺血,心肌缺血会使心肌细胞受损从而引起心肌酶升高。
3. 在遭遇一氧化碳、酒精等中毒情况,或是中暑下,都有可能会引起心肌酶高的症状。
4. 在进行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也会导致心肌酶升高,但是如果没有
升高到异常,还是处于正常的状态的话,这个时候就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因为在停止了运动后就会慢慢降低到正常状态。
心肌酶高有什么症状?
1. 心肌炎:心肌炎是心肌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的炎症,症状和心肌损伤的程度与面积等相关,轻重不一,轻者几无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常是前驱症状。
2.急性心梗:急性心肌梗死约 2/3 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等。其中心绞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
心肌酶升高就是心梗了吗?
心肌酶升高就是心梗吗?当然不是!心肌酶并不仅仅存在于心肌细胞,还广泛存在于其他组织和器官中,因而其升高的意义缺乏特异性,心肌酶升高除了见于 AMI 外,还见于以下情况:
1、急性心衰:急性心衰也会出现心 肌酶升高。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急性心衰患者若出现肌钙蛋白升高,往往提示预后不良。
2、心肌炎:心肌酶升高也是心肌炎诊断的重要标志物。但由于心肌炎的起病过程相对缓慢,因此肌钙蛋白检测时间相对滞后,多数患者已在检测时回落至测试范围以下。
3、应激性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指严重情绪、躯体应激或疾病诱因下出现的一过性左室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急性可逆性心力衰竭综合征。
4、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骨骼肌容积增加,肌肉收缩和松弛减慢,肌肉出现水肿肥大导致存在于骨骼肌中的肌酶自细胞内溢出。其次,T3可激发 CK的清除率,甲减时T3减少,CK 清除率降低导致血清CK 升高。同时,当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心肌细胞间有黏蛋白、黏多糖和透明质酸沉积导致心肌张力减退、心包积液、心肌假性肥大以及心肌纤维质粘液性水肿、变性坏死,从而导致甲减患者的心肌酶升高。
5、其它情况:如不稳定性心绞痛,肝炎、肝实质细胞病变,横纹肌溶解症、多发性肌炎。还有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或高渗状态,均可见心肌酶增高。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血钙等)也可导致肌细胞代谢障碍,细胞内的肌酶释放入血导致心肌酶增高。所以说,别一见心肌酶升高就诊断为心肌梗死,要综合患者的症状及其它实验室指标进行鉴别诊断。
心肌酶升高应该怎么办?
1. 注意休息
在发病后应该要注意休息,不可进行劳力活动与过度的脑力劳动。在急性期与严重期应卧床休息静养,在症状好转与心电图
恢复正常后,才能逐步地增加一些身体活动。
2.坚持运动
很多时候心肌酶升高是由于心肌炎导致的,所以患了心肌炎的话应该加强身体的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
3.饮食控制
多喝水,清淡饮食,不吃油腻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以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
供 稿 |检验室
编 辑 |办公室
审 核 | 米亚丽
总 编 |齐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