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胆囊癌-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

胆囊癌

《胆囊癌》,此词条收录于02/14,仅供参考

      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缩写GBC)可起源于胆囊底部、体部、颈部或胆囊管等多个部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胆囊癌发病率占消化道癌肿的8.5%,仅次于胃、结肠、直肠、食管及胰腺而居第6位。女性远较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3~5,年龄多在45~75岁,以胆囊底部和颈部多见。

      按照大体分型可将胆囊癌分为浸润型、腔内生长型和混合型;根据组织病理学分型,最常见的为腺癌,其他还包括腺鳞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神经内分泌来源肿瘤及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等;临床分型可分为腹腔型、肝脏型、肝门型和混合型。

      胆囊癌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进展期出现上腹痛、右上腹包块、黄疸。腹痛无特异性,出现腹部包块和进行性黄疸提示已进入晚期,常伴有腹胀、食欲缺乏、体重减轻、贫血、肝大,甚至全身衰竭。胆囊癌的病因包括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胰胆管汇合异常等。对于胆囊癌,影像学检查阳性发现及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时可作出初步诊断,手术及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内镜、PET-CT及腹腔镜探查,超声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B超可检出早期胆囊癌,诊断率达80%以上,超声内镜可了解病变侵犯程度,经皮经肝胆囊双重对比造影、经皮经胆囊镜检查的正确诊断高达90%。

      根治性手术是胆囊癌治疗的首选确定性方法,唯一能治愈的方法。对于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患者可行姑息性切除,配合其他治疗手段放化疗、介入治疗和生物治疗。胆囊癌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大多数胆囊癌预后很差,总的胆囊癌术后5年生存率不超过5%,80%患者生存期不超过1年。

      1777年,Maximilliande Stoll在2例尸检中首次发现并报道了胆囊癌;1890年,Hochengy成功施行了世界上第1例胆囊癌切除术,开启了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癌的序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