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基金可能都是最早接触到的股权投资理财方式
如果没聊清楚基金和股票本质上的区别,我觉得对很多刚接触投资的观众朋友呢可能没有太多帮助
这篇文章我将对基金、股票从定义、投资心理再到六大维度上两种投资模式的系统性对比进行详细介绍
希望能够为大家明晰初入投资场时究竟哪一种投资模式才是更佳的选择,并让大家初步体会不同事物之间模式性的差异在长期复利上的巨大差别
定义拆解
首先最基本的定义上看一下什么是股票和基金
股票是股份公司给每个投资人的一份凭证,这份代表股份的凭证实际上是被切成一份一份的公司所有权,用更简单的话说股票就是一份公司所有权,这也从定义上验证了巴菲特所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道理
同时我们也能知道股票本身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在陌生的投资人中建立资金联系,实现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收益
再看基金,基金投资是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发行基金份额,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再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最终实现收益给投资者的一种投资模式
听起来是不是就要更复杂点了,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知道基金的产生是要远远晚于股票的
基金的设计初衷是股票交易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了吸引和满足更多普通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而产生的金融衍生物
从这一点来看,没有股票就不会有基金的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另一条重要信息:
股票是直接投资,而基金是间接投资,是股票的次级投资物;如果我们引用模式这一概念进行阐述则更好理解,初始阶段的不同投资模式会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产生如同蝴蝶效应般的巨大差别
机会成本
看完了基金和股票的定义后,我给大家介绍投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在定义上是指当我们将一项资源投入一种生产活动后,实际上就损失了投入其他所有可能的生产活动之中的机会
这就提醒我们必须要慎重的决定每一次选择,因为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时间维度上其他所有可能性的放弃
投资本质上是选择的艺术,当我们在同等资金体量下选择了基金,实质就是放弃了对股票进行投资
而这也是我们对无数次投资机会进行筛选并最终进行投资的意义所在,机会成本的思想也让我对基金和股票投资的总结变得更有意义
有人可能会问了,那为什么不既投基金又投股票呢,有这种想法的人实际上还是对机会成本的体会不深,当我们进行投资机会选择时候,如果能凭借自己的思考与认知做出有效的价值区分,就必然是N选一而不是我全都要
投资心理差异
对基金和股票有了基本认知后,我最想问的一个问题是当我们买基金或者股票时第一个瞬间脑海里想的是什么?
我对不同人的买入心理做了初步分析,对于大多数的基金投资者主要有三种心理作用:
第一,没时间;第二,没钱;第三,没经验;
小白基金投资者往往觉得自己并不懂理财投资,拿着小资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入了投资场,以单纯而朴素的心态觉得只要我能寻找到长期下来最优质的基金经理就一定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丰厚的回报,在买入不久后看到盈利后,觉得自己的选择得到了验证,这往往促使其有更大的动力筹措资金到这一笔资金之中,直到大厦崩塌...
那么对于这一类什么都不懂的投资者,他们不买基金还有什么好的投资建议么?
我的建议最多只可小仓位参与体验下或者降低预期做好交学费的准备,等待自己获得足够认知后再经过独立思考后参与到投资里,不懂不做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那大多数股票投资者的买入心理又是怎么样的,其实答案很简单,就两字,赚钱
从买入心理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股票作为直接投资和基金作为间接投资区别上的后续发展了
六大维度对比分析
在对基金和股票的对比分析中除了定义与投资心理外,我继续引入主体、门槛、风险、长期收益、流动性、波动性这六大维度进行分析
分析之前必须控制变量,否则对比分析就丧失意义了,我们控制的变量就是投资资金体量、投资具体标的要一致
首先是主体,前提是由谁直接决定买入卖出,股票为直接投资,基金为间接投资
基金投资不具有直接投资权,在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后只能选择持有或卖出,而不能自主决定所持股份具体份额,而股票投资者则拥有更多的投资自主权,可以直接决定不同股票的买入卖出以及具体的仓位占比
第二点是投资门槛,总体来说基金的投资门槛更低,资金量1元甚至都能进行基金的买卖操作,而股票买入一手即为100股,通常买入一手的价格不会低于100元,在a股茅台一手买入价甚至达到了15w ,这对资金体量小的散户进行分批买入或仓位控制造成了一些资金门槛的限制;但是相较于房产投资等投资内容,基金和股票在资金投资门槛上都是很低的
第三点投资风险,这里说的风险是本金永久性损失的风险,而不是投资波动的风险,这一点往往会被混淆
如果买入相同的标的,股票和基金具有的共同的本金永久性损失风险是企业自身经营不善、过高估值、宏观环境恶化等造成的
而由于基金代管的间接投资属性,基金在承担以上风险的基础上,还需额外承担基金自身如管理费、买入卖出费、低位清盘等特有的本金永久性损失的风险,因而基金所面临的风险其实要比股票更大
这种说法可能跟你常听到的说法不太一样:买基金因为买的是一揽子股票,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可以起到很好的平抑风险的作用
实际上,直接进行股票投资也可以构建一揽子股票集合,又何必买基金呢,而且事实上平抑的不是风险,而是波动性,不仅平抑了下跌的波动性,也平抑了上涨的波动性;
投资最大的风险只有一个,那就是对自己买入投资标的物的无知;买入一揽子股票后想做到每支股票都深入了解恐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吧
第四点长期收益,我们进行投资的终极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说的再具体点就是长期赚钱
这个长期是相对于自己的寿命而言,通常来说,投资成熟期应当至少有30年,那我们就举一个相同投资标的同水平投资人共同操作下,30年复利情况下,基金和股票长期收益情况如何
假设一个30岁年轻人的初始资金为200w,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12%,已知基金年化费率为1.5%,我们看下30年后,该年轻人分别买入基金和股票后的收益情况吧
基金的收益s=100*[(1.12-0.015)]的30次方,为1999.3w,而股票的收益s=100*1.12的30次方,为2999.3w
大家可以看到在仅有1.5%费率的情况下,30年的投资收益差已经有了1000w
如果投资生涯有60年,这一数值会更加夸张,这就是复利的巨大威力,所以我们不应该忽略这看似小小的年化1.5%的差值
从长期收益角度来看,股票收益也是领先基金收益的,这还是在忽略了投资者水平、基金管理人足够善良与投资人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得到的结果,真实的收益率差距大概率只会更大
可能还是有新手投资者觉得我直接买股票还是不知道买什么股票哎
其实很简单,你想买的基金买什么你就构建一个跟基金一致的股票组合即可,这样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投资鉴别力,而不是盲目跟风买入一揽子公司业务都不知道的股票
第五点,流动性,即资金的变现难易程度,总体上基金和股票都属于流动性较高的投资标的,但是部分基金可能是封闭型基金,会有卖出时间限制,还有很多部分会要求买入达到一定天数减免管理费,例买入一年以上;而股票实行T 1政策,买入第二个交易日即可买出,相较于基金流动性更好;当然基金和股票的流动性在所有投资标的中都相对较好,所以这一角度并不是重点考虑维度
第六点,波动性,单就波动性本身而言,其实我个人不是特别在意这个指标,我特别不理解很多人对低波动偏执般的追求,甚至不惜买入完全看不懂的基金去平滑波动,其实平滑掉的更多可能是上涨的波动
股票或基金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反而提供了很好的建仓和减仓的时点
实际来看,大多数股票投资者的标的会比基金投资者的标的会更加集中,因而具有更大的波动性,但是如果同一投资者想清楚所买入标的的具体价值,大概率不会买入不同的标的,因而我觉得基金和股票从波动率的角度看基本一致
黄沙之下
就我个人认知而言,直接进行股票投资的收益要远远高于基金投资,希望朋友们也能在我的解读下梳理出自己对于基金或股票投资的一些选择问题
投资本质上就是选择的艺术,我们在投资生涯中会在不同时点、不同心境下做出无数个选择,这些选择需要深厚的认知能力做支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相信通过训练与自我学习,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那块沉默在黄沙之下的黄金
关注我 成为你自己的价投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