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二年级下语文必背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原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小学阶段常见白居易诗篇复习: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谚语

谚语是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的这几个谚语都是说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你付出越多,你得到越多。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1、“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出自印度古谚语,赠人玫瑰之手,经久犹有余香。这句话的直接意思就是,如果你给人一朵玫瑰花的话你自己的手里面也会有花的香味,寓意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

有一个小故事:有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见东西,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

2.“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指自己平常乐于助人,到危难之时,别人也肯帮助你。

没事多联络,有事好开口;风雨要同舟,患难有牵手。平时多帮人,急时有人帮;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

3.“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是说:与其在别人飞黄腾达、正是风光的时候,你去向人家道喜,还不如在人家不如意的时候,给人送上帮助。这是一个与朋友相交的至理名言。能够在人家最困难的时候伸以援手,才最让人感动。

千百次锦上添花不如一次雪中送炭

第三单元日积月累

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子时鼠午夜23时-1时(23:00-01:00)夜半

丑时牛凌晨1时-3时(01:00-03:00)鸡鸣

寅时虎凌晨3时-5时(O3:00-05:00)平旦

卯时兔清晨5时-7时(05:00-07:00)日出

辰时龙清晨7时-9时(07:00-09:00)食时

巳时蛇上午9时-11时(09:00-11:00)隅中

午时马上午11时-下午13 时(11 : 00-13:00)日中

未时羊下午13时-15时(13:00-15:00)日昳

申时猴下午15时-17时(15:00-17:00)哺时

酉时鸡下午17时-晚上19时(17:00-19:00)日入

戌时狗晚上19时-21时(19:00-21:00)黄昏

亥时猪晚上21时-午夜23时(21:00-23:00)人定

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法。是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号。生肖的周期为12年,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n)、卯(mǎo)、辰(ch?n)、巳(s?)、午(wǔ)、未(w?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i)。)呈现一 一对应关系,分别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古时候的文人,为了让全天下的人,包括没有钱读书的人,不识字的人,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生肖:“生”出生;“肖”相似、相像,肖像)

十二生肖有关的传说

传说中有一年,玉皇大帝过生日,下令让所有的动物在正月初九这天前来祝寿,并决定按前来祝贺生日的报到顺序选定十二种动物,作为通往上天之路的守卫,并按年轮流值班。

相传,当时老鼠和猫是邻居,但平时体大的猫常常欺负弱小的老鼠,老鼠对猫往往也只是感怒而不敢言。而猫有个贪睡的毛病,接到玉皇大帝下的令后,老鼠窃喜:报复猫的机会终于来了。果不其然,猫叩响了老鼠家的门,请求老鼠在给玉皇帝祝寿时,叫醒它一同前往,老鼠满口答应下来。

为了报复猫,到了正月初九清晨,老鼠便悄悄地出发了。老鼠虽然起得很早,跑得也很快,但到了宽宽的河边面对着涛涛的河水,它发愁了,只好坐在河边等着其它动物渡河时,跳到它们的背上借助它们的力量渡 河。

等了好一会儿,最早出门的牛,默默地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河边,老鼠趁牛泅入水中的瞬间,敏捷地跳到牛耳朵里,牛平时就 以憨厚,善于助人为乐著称,因此它对老鼠这种投机行为毫不在意。

渡过了河,老鼠觉得躺在牛耳朵里既舒服,又省力并没有跳下来的意思,天近傍午时,牛载着老鼠到了玉帝的家门外,当牛刚要进门时,谁知老鼠迫不及待地从牛耳朵里窜出来,抢先跳到了玉帝面前,就这样,老鼠终于取得了第一名。而载了它一路的牛,仅获得第二名。

稍后老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也陆续到达。猪虽然很蠢,但也按时到达,名列第十二名。玉帝按它们报到的先后次序一一赐封它们为每年的轮值生,十二生肖的顺序就这样确定下来。

第四单元日积月累

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失信不立。—《左传》

失信不立意思是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 。引申为无法立足于社会,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

2.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诚信之于己,是坦荡磊落、真诚无伪;诚信之于人,是言出必行、行必有果。

3.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

做小事情讲信用,就能够建立起很大的信用.这句话告诉我们大诚信是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体现出来的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珍视和践行的重要品德。 与他人交往中,诚信能够建立起信任,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通过诚实的言行,我们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

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济阳有个商人的船沉了,死命的喊救命,有个渔夫寻声找落水者。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如果救了我,就给你100两金子”。渔夫救了商人后,对方却翻脸不认帐,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没办法,只能回去。结果第二次富翁在原地又翻船了,有人欲救,被他骗过的渔夫说:“这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第五单元日积月累

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 致污秽。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弟子规》

【解释】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着以稳重端庄为宜。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的学生颜回,生活艰苦,平日里吃的只是一小篓饭,喝的只有一瓢水,住在狭窄破旧的巷子里,仍然不改他读书求道的志向,乐在其中。)

第六单元日积月累

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犹:仍然。

第七单元日积月累

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

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相连: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 寒:寒露; 降,霜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 小大寒: 小寒、大寒。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

如果八节中再选重点,则是夏至和冬至这“二至”。冬至时太阳到达最南方,而夏至刚好相反,太阳到达最北方,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第八单元日积月累

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漆黑无月的夜里,河面上飘着一艘渔船,孤独的灯光像是一点萤火。

微风轻拂,吹起簇簇细浪,水面上的光点被吹散,如同满河星光。

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语文知识点系列:

数学知识点系列:

一年级下重点归纳:

二年级知识点归纳:

作文素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