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西安市是副省级城市、陕西省省会、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古称长安、镐京。位于陕西省中南部、关中平原腹地,境内被秦岭、骊山所环抱,北面是渭河、泾河及石川河系所冲刷的河谷平原,辖区呈南宽北窄状,东西跨度长约204公里,与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商洛市、安康市和汉中市相邻,多为山地丘陵、河谷台原地貌,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极大。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寒冷多雾、少雨雪,河流虽多但年降水量极度不均匀,矿产资源多集中在南部秦岭山区。
西安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是西安都市圈以及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有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网络,是连接西北和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西安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蓝田猿人”、“半坡先民”早期居住于此,西周时在此营建丰京和镐京统称丰镐”,秦朝时在此营造阿房宫、修皇陵,西汉时取“长治久安”之意定名长安作为大汉国都,在秦章台基础上建未央宫。隋唐时期的长安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自隋文帝到唐高宗历时72年,所营造的长安城将盛唐的建筑、城市布局展示的淋漓尽致,然而到了唐末长安城数度毁于战火,被劫掠一空,加之漕运淤塞,长安逐渐没落,虽经明朝的修缮,但影响力已降至地区中心,不复盛唐,明清时期成为西安府。
西安在建国后几经调整,曾是全国12个中央直辖市之一,1954年改为省辖市,随着西咸新区、西安高新区的调整,西安市有11个市辖区(未央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区、鄠邑区)、2个县(周至县、蓝田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全省第九、略小于咸阳市),常住人口1307.82万(全省第一,是第二名渭南市的近3倍),2023年GDP总量12010.76亿元(全省唯一的万亿城市)。
西安的美景众多,历史景观更是在全国首屈一指,周围帝王陵墓有72座,其中有秦始皇陵墓最为出名,还分布有周、秦、汉、唐四大都城遗址,有大小雁塔、钟鼓楼、古城墙等700多处古建筑,是全国修地铁难度极高的城市。
未央区
西安市府驻地,下辖12个街道,总面积2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78万,2023年GDP总量1565.45亿元。未央区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主城六区之一,位于西安市区北部、渭河南岸,地势南高北低,属渭河冲积平原地貌,有“八水绕城”的景观,水资源十分丰富,有地热资源分布。与高陵区、灞桥区、新城区、莲湖区、雁塔区、长安区、秦都区(咸阳市)、渭城区(咸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徐兰高铁、大西高铁、西成高铁、西银高铁、包西高铁、关中城际铁路)公路(绕城高速、福银高速、机场高速、包茂高速、310国道)
未央区因西汉正宫未央宫而得名,先后有十一朝建都于此,历史上先后为长安县、万年县、大兴县、樊川县、咸宁县地。解放后为西安市第十一区,1954年设立未央区,1960年新城区大部辖地划入,1965年与灞桥、雁塔、阿房区共同组建郊区,1980年改郊区为未央区。
主要景点:阿房宫、汉长安城、未央宫、大明宫、汉城湖公园、浐灞湿地、建章宫遗址、敦煌寺塔
新城区
下辖9个街道,面积为29.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25万,2023年GDP总量722.10亿元。新城区位于西安市区东北部,地势平坦,是大明宫的所在地。与未央区、灞桥区、雁塔区、碑林区、莲湖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陇海铁路、西康铁路、宁西铁路、侯西铁路、包西铁路)公路(西安汽车站)
新城区原名叫“王城”,是明代秦王府所在地,古时西安一带的中心区域,民国时期更名为“新城”。1954年组建新城区,后经历过撤销、更名,于1972年复置,1980年徐家湾街道和纺织城街道划出。
主要景点: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大明宫、永兴坊
碑林区
下辖8个街道,面积23.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55万,2023年GDP总量1145.7亿元。碑林区是西安市的几何中心,地势平坦开阔,有西安城墙分布,西安交大兴庆校区、西工大友谊校区坐落于此。被莲湖区、新城区、雁塔区所环绕。
过境交通线路:公路(环城路)
碑林区因金石宝库的宋代“碑林”而得名,古属杜县、长安县、万年县,1955年设立碑林区,1960-1962年曾短暂拆分到灞桥区和雁塔区.
主要景点:罔极寺、荐福寺、宝庆寺华塔、西安碑林博物馆、兴庆宫公园
莲湖区
下辖9个街道,面积3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93万,2023年GDP总量846.44亿元。莲湖区位于市区西侧,沣惠渠穿境而过,地势整体东北略高、西部开阔平坦,是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皇城、宫城所在地。与未央区、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陇海铁路、西户铁路)公路(环城路)
莲湖区因明代秦王朱樉在此凿湖注水、广植莲花而得名,唐初属万年县,明初属长安县和咸宁县,清末划属长安县。1955年设立莲湖区,1960-1962年短暂撤销。
主要景点:清真大寺、莲湖公园、西安回民街、广仁寺、大唐西市博物馆
特产和民俗:水晶饼、牛羊肉泡馍
灞桥区
下辖9个街道,面积32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59.92万,2023年GDP总量709.61亿元。灞桥区位于西安市东部,灞河、浐河自东南向西北贯穿全境注入渭河,地势东高西低,为平原丘陵地貌,有大量的砂石资源分布。与未央区、新城区、雁塔区、长安区、蓝田县、临潼区、高陵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陇海铁路、西康铁路)公路(绕城高速、京昆高速、连霍高速、沪陕高速、福银高速、108/210/312国道)
灞桥区因秦穆公在灞河建桥而得名,是霸城所在地,秦时属芷阳县,汉文帝时改为霸陵县,曹魏时期改为霸城县,南北朝时并入万年县,北宋时改为樊川县,金朝及后世朝代称为咸宁县。民国初年撤县并入长安县,1955年设立灞桥区,1965年并入郊区,1980年复置灞桥区。
主要景点:半坡遗址、灞桥遗址、霸陵、白鹿原、鲸鱼沟竹海
雁塔区
下辖10个街道,总面积1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0.93万人,2023年GDP总量3118.94亿元。雁塔区西安市城区南部,皂河、太平河和沣德渠贯穿全境,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与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灞桥区、长安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公路(绕城高速、京昆高速、包茂高速、210国道)
雁塔区因大雁塔而得名,原为长安县城周四乡的一部分,解放后为西安市第九区,1954年改设雁塔区,1965年并入郊区,1980年复置,同时将小寨路街道划入。
主要景点:大雁塔、青龙寺、明德门、圜丘遗址、杜陵、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御宴宫、曲江乐园
阎良区
下辖7个街道,总面积24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73万人,302.5亿元。阎良区位于西安市最北端,是一座航空城,石川河、清谷河、苇子河贯穿全境,地势平坦开阔,砾石资源丰富。属三市交汇地带,与临潼区、临渭区(渭南市)、富平县(渭南市)、三原县(咸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咸铜铁路、侯西铁路、西延铁路)公路(京昆高速、108国道)
阎良区因阎良古镇而得名,秦献公时在此修筑栎阳城设立栎阳县,东汉时划归万年县,唐初将万年县改为栎阳县,元明清时期县制被废并入临潼县。解放后为临潼县第八、九两个区,1964年为阎良镇,1966年划入西安市改设阎良区。
主要景点:秦汉栎阳城遗址
特产和民俗:阎良相枣、阎良甜瓜
临潼区
下辖23个街道,总面积9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75万,2023年GDP总量275.01亿元。临潼区位于西安市东北部,渭河及其支流贯穿全境,骊山绵延于此,地势南高北低,为低山丘陵、洪积平原地貌,有锰铁矿、长石矿和地热资源分布。属三市交汇地带,与高陵区、灞桥区、蓝田县、临渭区(渭南市)、阎良区、三原县(咸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陇海铁路、西康铁路、西延铁路、包西铁路)公路(连霍高速、外环高速、京昆高速、108国道)
临潼区以临、潼二水环县左右而得名,古时县制分为昭应县、栎阳县,北宋时因避玉清昭应宫名改昭应为临潼县,元朝时栎阳县并入属奉元路,明清时期属长安府。解放后划属渭南专区,1958-1961年短暂划回西安市后再度划入渭南专区,1983年归属西安市,1997年撤县设区。
主要景点: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华清宫、骊山、西安临潼博物馆、姜寨遗址
特产和民俗:临潼石榴、临潼相枣、柿子糊塌、打搅团
长安区
下辖25个街道,面积15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4.42万,2023年GDP总量1455.17亿元。长安区位于南部、秦岭北麓,地势南高北低,沣河、浐河、库峪河等河流贯穿全境,有丰富的建材类矿产资源和地热资源分布,中药材种类多样。属四市交汇地带,与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蓝田县、柞水县(商洛市)、宁陕县(安康市)、鄠邑区、兴平市(咸阳市)、秦都区(咸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西成高铁、西康铁路)公路(绕城高速、包茂高速、京昆高速、连霍高速、210/344国道)
长安区原为长安县,始置于西汉初年,西晋时长陵县、安陵县并入,唐宋时期为长安县、万年县地,元明清时期分置长安县、咸宁县,乾隆年间增设宁陕厅、孝义厅。1913年咸宁县并入,解放后属咸阳分区,1958年划入西安市,2002年撤县设区。
主要景点:兴教寺塔、华严寺塔、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翠华山
特产和民俗:莲蓬鸡、长安搅团、长安板栗、葫芦头、秦镇米皮、长安拨鱼
高陵区
下辖7个街道,面积2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75万,2023年GDP总量426.96亿元。高陵区位于西安市北部、渭河北岸,是关中平原的中心地带,地势平坦,多为冲积平原地貌,有丰富的砂石资源。辖区西北两面为咸阳市所环抱,与临潼区、灞桥区、未央区、渭城区(咸阳市)、泾阳县(咸阳市)、三原县(咸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咸铜铁路)公路(京昆高速、外环高速、210/310/312国道)
高陵区古为高陵邑,因邑南高卧奉正原,形状如陵而得名。秦汉时期为县,曹魏时期更名高陆县,隋朝时复名高陵县,明朝时东南部辖区三地划入临潼县。解放后属西安市,2014年撤县设区。
主要景点:昭慧塔、杨官寨、东渭桥遗址
特产和民俗:耿镇胡萝卜
鄠邑区
下辖14个街道,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4.62万,2023年GDP总量406.39亿元。鄠邑区位于西安市西部,介于秦岭、渭河之间,涝河、新河、太平河、高冠河贯穿全境,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为中低山秦岭、冲积平原地貌,水能资源丰沛。属三市交汇地带,与长安区、宁陕县(安康市)、周至县、兴平市(咸阳市)、秦都区(咸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西成高铁)公路(京昆高速、连霍高速、外环高速、鄠周眉高速、211国道)
鄠邑区古为有扈氏方国地,秦孝公时置鄠县,魏晋时期属始平郡,南北朝直至金朝时属京兆府(郡),明清时期属属西安府。解放后隶属咸阳专区,1958-1961年短暂划入西安市,1964年“鄠县”改为“户县”,1983年划归西安市管辖,2017年撤县设区改为鄠邑区。
主要景点: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朱雀国家森林公园、重阳宫、草堂寺、渼陂湖、敬德塔
特产和民俗:眉户、碗碗腔、龙窝酒、鄠邑黄酒、摆汤面、黄桂稠酒、户县葡萄
蓝田县
下辖1个街道、18个镇,总面积20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48万,2023年GDP总量161.29亿元。蓝田县位于西安市的东南端,三面环山,为秦岭、骊山所环抱,灞河、浐河和零河贯穿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簸箕状分布,有蓝田玉和丰富的地热资源分布。属三市交汇地带,与长安区、灞桥区、临潼区、临渭区(渭南市)、华州区(渭南市)、洛南县(商洛市)、商州区(商洛市)、柞水县(商洛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宁西铁路)公路(沪陕高速、外环高速、福银高速、榆蓝高速、312/344国道)
蓝田县因盛产美玉而得名,有早期的“蓝田猿人”居住于此,西周时为弭氏封国,秦献公时始置蓝田县,秦朝时是通往武关、襄阳的驰道要地,西汉时属渭南郡,魏晋南北朝时属京兆郡,唐宋时期属京兆府,明清时期属西安府。建国后属渭南专区,1959-1961年短暂划归西安市后复属渭南专区,1983年再度划入西安市。
主要景点:蓝田人遗址、白鹿原影视城、蔡文姬墓、王顺山、悟真寺、辋川
特产和民俗:普化水会音乐、蓝田玉、蓝田醋粉、楼祝手工空心挂面
周至县
下辖1个街道、19个镇,总面积2945.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88万,2023年GDP总量184.06亿元。周至县是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集散地,位于西安市最西端,介于秦岭、渭河之间,为山地台原地貌,河流密布,流势湍急,水能、地下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样,有地热资源分布。属五市交汇地带,与鄠邑区、宁陕县(安康市)、佛坪县(汉中市)、太白县(宝鸡市)、眉县(宝鸡市)、杨陵区(咸阳市)、武功县(咸阳市)、兴平市(咸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公路(鄠周眉高速、108/310国道)
周至县原名盩厔县,因“山曲为盩,水曲为厔”而得名。古为内史地,汉武帝时置盩厔县,东汉时并入武功县属扶风郡,西晋时复置,北周时迁治所于今址,隋唐时期先后属京兆府、凤翔府,明清时期划入西安府。建国后属咸阳专署,1953年划入宝鸡专署,1958-1961年郿县短暂并入,1964年“盩厔县”改为“周至县”属咸阳专署,1984年改属西安市管辖。
主要景点:楼观台、秦岭国家植物园、沙河湿地、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
特产和民俗:周至猕猴桃、周至山茱萸、饦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