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更是如此。对于职场人来说,过年本应是放松身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然而近年来却有不少声音抱怨:“过年怎么比上班还累啊?!”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职场人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感到疲惫不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谈谈职场人过年期间的五大压力源,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一、亲情压力:回家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对于漂泊在外的职场人来说,回家过年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期待。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回家的意义似乎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从最初的单纯团聚,到如今被各种“拷问”包围:工作怎么样?有没有对象?什么时候买房?这些看似关心的话语,却无形中给职场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有调查显示,近七成的职场人表示,回家过年最怕的就是被亲戚“盘问”。
这种“盘问”现象在春节期间尤为突出。比如,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亲戚们可能会关心职场人的工作状况、薪资待遇等;
在房价高涨的大环境下,买房问题也成为亲戚间热议的话题之一;而婚恋、生育等个人问题也是过年期间难以避免的讨论焦点。
这些社会热点话题与职场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被亲戚“盘问”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更加敏感和焦虑。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够在家人面前展现出自己成功、幸福的一面;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家人的期望存在差距,从而引发不必要的担忧和矛盾。
有心理学家建议,职场人在面对亲情压力时,应该学会坦诚沟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同时也要学会给自己减压,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
二、经济压力:红包、礼物与“面子工程”
过年期间,红包和礼物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对于职场人来说,这却成了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给长辈、晚辈发红包,给亲朋好友准备礼物,还要参加各种聚会、宴请,每一项都需要花费不少的钱财。更不用说那些为了“面子”而盲目攀比的职场人了,他们往往会在经济上承受更大的压力。
春节期间职场人的平均消费额居然比平时高出近三倍。
春节期间的消费热潮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相关:
返乡潮与亲情消费:每年春节前夕,中国都会迎来大规模的返乡潮。职场人为了回家与家人团聚,往往需要支付高昂的交通费用。此外,给长辈、晚辈发红包,购买年货和礼物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节日促销与购物狂欢:春节期间,各大商家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职场人在这种购物狂欢的氛围中,往往容易冲动消费,购买平时可能不会购买的商品。
社交活动与宴请:春节期间,各种聚会、宴请活动频繁。职场人为了维护人际关系和拓展人脉,往往需要参加这些活动,并承担一定的费用。
有理财专家提醒,职场人在过年期间要理性消费,提前做好预算规划,避免盲目攀比和冲动购物。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理财方式来增加收入,减轻经济压力。
三、社交压力:聚会、应酬与“人情债”
过年期间,各种聚会、应酬接踵而至。对于职场人来说,这既是拓展人脉的好机会,也是一项沉重的社交压力。参加各种聚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应酬时还需要应对各种酒桌文化、谈资话题等。
更让人头疼的是那些“人情债”,今天你请我吃饭,明天我就要回请你;你送我礼物,我就要找机会还你人情。这些看似平常的社交活动,却让职场人感到疲惫不堪。
有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职场人表示过年期间最怕的就是应酬和聚会。
具体来说,过年期间的应酬和聚会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频繁与多样:从公司年会到亲朋好友的聚餐,从家庭聚会到同学会,职场人在过年期间需要参加各种类型和规模的聚会。这些聚会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需要职场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
社交压力:在聚会中,职场人需要面对各种社交场合的压力,如敬酒、寒暄、攀谈等。这些压力不仅来自于外界的期望和评价,也来自于自己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人情往来:在中国社会,人情往来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然而,对于职场人来说,过年期间的人情往来却往往成为了一种负担。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准备礼物、回赠红包等,这些行为不仅增加了经济压力,也增加了心理压力。
而近年来,“佛系”、“躺平”等社会心态的兴起,反映了年轻人对于社交压力的抵触和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些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职场人对于过年期间应酬和聚会的态度。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轻松、自在的社交方式,而不是被传统的应酬和聚会所束缚。
一些社交专家建议,职场人在面对社交压力时,要学会拒绝和筛选。对于一些不必要的聚会和应酬,可以委婉地拒绝;对于一些有价值的社交活动,也要学会把握分寸和节奏,避免过度消耗自己。
四、身体压力:胡吃海喝与作息不规律
过年期间,美食诱惑无处不在。对于职场人来说,这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负担。胡吃海喝、暴饮暴食不仅容易导致身体发胖、肠胃不适等问题,还会影响正常的作息规律。此外,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等不良习惯也会加重身体负担。
据统计,春节期间职场人的平均体重增加量达到了3公斤以上。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饮食不规律:春节期间,家庭团聚和社交活动增多,职场人往往会参加各种聚餐和宴会。这些场合中,食物通常比较丰盛,且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为主。职场人很容易因为美食诱惑而摄入过多的热量,导致体重增加。
活动量减少:春节期间,很多职场人会选择回家过年或者外出旅游,这往往意味着他们会减少日常的运动量。同时,由于节日氛围的影响,人们可能会更多地选择休息和娱乐,而不是进行身体锻炼。活动量的减少使得身体消耗的热量减少,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睡眠不足:春节期间,职场人可能会因为走亲访友、熬夜娱乐等原因而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激素分泌,使得身体更容易储存脂肪,从而导致体重增加。
专家建议:健康专家提醒职场人在过年期间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运动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五、情感压力:期待、失落与“恐归症”
“恐归症”不仅仅反映了职场人在工作、经济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压力,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他们在情感上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然而,对于一部分职场人来说,这种团聚却伴随着复杂的情感纠葛。
从情感问题的角度来看,“恐归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亲情的渴望与疏离感:许多职场人在外地工作,与家人的日常联系相对较少。他们内心深处渴望与家人团聚,享受亲情的温暖。然而,长时间的分离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家人时感到疏离和陌生,担心无法融入家庭氛围,这种矛盾心理加剧了他们的“恐归症”。
对家乡变化的不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的变化可能越来越大。一些职场人担心回家后无法适应这种变化,无法与家乡的亲朋好友找到共同话题。这种对家乡变化的不适应和对未知的恐惧也是“恐归症”的重要表现。
对过往回忆的怀旧与遗憾:春节回家过年往往会触发职场人对过往的回忆。一些职场人可能怀念童年的欢乐时光,或者对过去某些未完成的事情感到遗憾和惋惜。这种怀旧与遗憾的情绪可能让他们对回家过年产生抵触心理。
对个人成就的期望与失落:在中国社会中,春节期间家庭成员之间往往会互相询问彼此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一些职场人可能对自己的成就感到不满或者失落,担心回家后无法面对家人的期望和评价。这种对个人成就的焦虑也是“恐归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这些情感问题,职场人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期望。与家人团聚时,可以多关注彼此的生活和感受,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故事;面对家乡的变化时,可以试着去接受和适应它,寻找新的共同点和话题;同时,也要学会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去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写在最后
过年本应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然而对于职场人来说却常常伴随着各种压力。职场人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期望,理性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让过年真正成为每个职场人的“加油站”而不是“负担站”!
我是钧哥哥,知乎知学堂老学员,我会每天更新个人成长,职场规划,写作技巧等干货分享。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别忘了分享给你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