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运动,大多数人想到的不是跑步,就是跳绳。
小步也经常收到读者留言私信:听说跳绳3分钟相当于跑了1000步,是真的吗?跳绳比跑步锻炼效果更好吗?...
类似的话,想必很多小伙伴也在网上看到过。
跑步是目前最流行、最被大众所接受和最减脂的运动方式之一,而跳绳作为另一项经典的有氧运动,也常被拿来与跑步进行PK。
今天,咱们就从多个方面来一起探究一下:那么跑步与跳绳,到底哪个更好呢?
跑步和跳绳的燃脂对比
在燃脂方面,跳绳和跑步都算是减肥和健身人士的首选。两者简单易行,能活动全身肌肉,都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出汗,心率和呼吸节律上升。
如果非要在二者间分出个伯仲的话,跳绳的燃脂效率的确要优于跑步,甚至它在所有运动减脂排名里都位居前列。
网上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跳绳的燃脂效率很高,是慢跑的3倍。
跳绳10分钟相当于慢跑半小时,有那么夸张?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一个体重70kg的人,以中等速度跳绳1个小时,可以消耗844大卡的能量;同样是这个人,以8km/h的速度跑步1小时,只能消耗657大卡。
这样看来,虽然跳绳消耗的热量无法达到“跳绳10分钟≈慢跑半小时”的程度,但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热量的确是高于跑步的。
但一种运动消耗热量的高低,除了和运动强度有关外,还和运动持续时间有关。
比如说,你慢跑1个小时,可能感觉并不难,但是要你坚持跳绳1个小时,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
因此,减肥效果孰优孰劣,更取决于你觉得哪一种更方便或更容易坚持。跳绳在相对热量消耗和燃脂效率上确实有优势,但其实也并没有特别夸张。
跳绳和跑步,哪个更伤膝?
任何运动都有缺点,跑步和跳绳也不例外。
坊间传言,伤膝盖是跳绳和跑步的都有的“副作用”。这也顺理成章成为了一些人运动时的顾虑,甚至还成为一些人拒绝运动的托词。
那事实真的如此吗?跳绳和跑步到底伤不伤膝盖?
相关研究显示:
跑步时,膝盖的负重约为体重的3~5倍;
跳绳对膝关节的体重压力仅有1.5倍~2.5倍。
数据上看,好像跑步和跳绳都对膝盖会有所磨损,跑步更甚。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多人会大失所望?
相信也会有人说,那么不运动岂不就不会伤膝盖了?如果持有这个观点,那就大错特错了。
一项调查表明,休闲跑步者髋关节炎或膝关节炎的发病率只有3.5%;而久坐不动且不跑步的人群的发病率却是10.2%;
因为...软骨的正常营养代谢依赖于适当的运动。
实际上,只要运动方法得当,就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受伤的概率。比如一双舒适的跑鞋,一个近乎完美的跑步姿势,橡胶跑道、跑步的热身拉伸等。
但总结来说,跳绳比跑步时膝盖承受的压力要小些,这也是跳绳的一项优势。
跑步和跳绳是黄金搭档
运动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二选一的选择题。
跑步和跳绳可以是相辅相成的。经常改变你的锻炼运动的类型,可以让更多肌肉参与到实践锻炼当中,这对身体是有益的,有助于减少过度锻炼受伤的风险。
但对于膝关节不好的人来说,跳绳、跑步这两种运动都不太推荐,游泳、骑行等多种运动方式才更有利,或者可以尝试一下当下最火的健身操。
最后,运动不存在绝对优劣。
无论是选跑步还是跳绳,取决于你觉得哪种方式,更适合你,更方便,更容易坚持,而不取决于这种运动方式本身。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