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健康强首南”
医疗机构人员相对集中,伤病患者多,且仪器、化学试剂、被褥、中药材等易成为火灾的“导火索”。同时,医疗机构具有酒精消毒液等易燃物品、用电设备与用氧设备持续运转、骨科门诊与住院患者行动不便等特点,所以,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逃生常识
一旦医疗机构发生火灾,患者都是逃生的弱势群体。一部分危重病患、瘫痪病人、手术后患者无法自行疏散,而陪护、探视人员对医院内部疏散通道具体位置通常不熟悉,只能被动等待救援。因此,掌握以下逃生常识非常关键。
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逃生
可利用室内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可利用建筑物的阳台、走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逃生。
根据火势大小科学疏散
火灾初期除立即报警外,应设法逃生疏散出去。逃生过程中,要分秒必争,不要浪费时间去穿衣戴帽,或去寻找贵重物品。各楼层疏散引导人员要设法引导疏散,使各种疏散通道得到及时充分利用。人员不论是否位于起火房间,疏散后要做到随手关门,有效控制火势发展,延长逃生的允许时间。同时,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大家消除恐慌心理,防止发生混乱。
积极自救不能坐以待毙
火灾发生时,对老、弱、病、残、孕、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搀扶、引导。被困人员应尽量保持冷静,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利于逃生的东西设法采取一些自救措施,如遇楼层较低时可利用房间内床单、窗帘、地毯等物品拧成绳,进行滑绳自救;或将洗手间的水淋湿墙壁和门,阻止火势蔓延等。重病患者可以通过呼喊、拨打床头呼叫器等方式引起救援人员注意,便于救援人员快速确定受困者位置,实施救援。
堵烟防火
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已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叠3次的湿毛巾捂住口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另外,应低首俯身,贴近地面,设法离开火场,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有毒烟气。
设法脱险
底层的人员自然应夺门而出。楼上的人员不要盲目跳楼,若楼道火势不大或没有坍塌危险时,穿过浓烟逃生时身体要尽量贴近地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可裹上浸湿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冲下楼梯。
等待救援
如果逃生的线路全都被大火封锁了,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医疗机构火灾风险点
来源|网络
编辑|首e丫丫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我们喔
健康证|预防保健|中医康复|全科医疗
妇幼保健|特色医疗(皮肤、骨伤)|家庭医生|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