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此词条收录于02/17,仅供参考
旋毛虫(英文名:Trichinella spiralis),是一种线性寄生虫,为毛尾目毛形科,毛形线虫属,最先被认为是引起人类旋毛虫病的病因,多来源于家猪肉。
旋毛虫的虫体细小,雄虫长1.4~1.6毫米,雌虫长3~4毫米,幼虫直径可达0.25~0.5毫米。其发育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成虫、脱囊期幼虫、移行期幼虫和成囊期幼虫。人或动物吞食含活幼虫包囊的肉类后,旋毛虫幼虫自囊中逸出,侵入小肠黏膜绒毛上皮吞食血浆及细胞液经5~7天,4次蜕皮发育为成虫。雌、雄虫进行交配后,幼虫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在横纹肌发育成长,约四周后形成梭状包囊。包囊内含2条或以上幼虫,6~18个月后钙化,幼虫死亡,平均寿命5~10年。其中,进入十二指肠、空肠发育的幼虫变为成虫后被称为肠旋毛虫,在肌肉内的旋毛虫则被称为肌旋毛虫。同一动物先是终末宿主,后转为中间宿主,活成囊期幼虫被宿主吞食后重复其生活史。
旋毛虫是引起人类旋毛虫病的病因之一,生食或半生食含旋毛虫幼虫的肉类易感旋毛虫病,通常含旋毛虫幼虫的肉类多为家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