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旋毛虫病-旋毛虫感染所致的寄生虫病

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此词条收录于02/17,仅供参考

      旋毛虫病(trichinosis)系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所致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包囊的猪肉或其他动物肉而被感染。旋毛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西欧与北美发病率较高。全球约有20%的国家有病例报道,1986年至2009年间全球发病率约为1.1~8.5u002F100000人。每年约有10000例临床报道,病死率约为0.2%。

      旋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猪和鼠,患者中生食猪肉感染者超过90%。人普遍易感染该病,但以30~50岁男性为多见。旋毛虫病临床主要特征为胃肠道症状(腹泻水样便、腹痛、恶心等)、发热、肌肉剧烈疼痛、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幼虫移行至心、肺、脑时,可引起心肌炎、肺炎或脑炎等。该病根据病前1~2周生食或半生食感染动物肉类及典型临床表现即可疑诊,确诊依据为肌肉活检发现包囊或旋毛虫特异性抗体阳性。 该病以病原治疗为主,阿苯达唑为首选药物,其对各期旋毛虫均有较好的杀虫作用;对具有高热,明显毒血症,心肌炎、脑炎者(其中一项或多项的),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及时治疗者预后好,常于1~2个月恢复,而感染原虫量多的病例病死率可达5%。该病可通过加强生猪圈养管理,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加强对屠宰场的检验检疫工作等进行预防。

      1835年,伦敦的医学生Paget第一次从...中发现了旋毛虫,同年Owen正式发表了旋毛虫的报道,并将其命名为旋毛虫。1964年,中国西藏首次报道了旋毛虫...感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