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方言俗称田 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史虽只有40年,却拥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城史、大鹏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1979年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成立深圳市。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市设置经济特区。深圳又称鹏城,自特区成立以来,深圳正如展翅高飞的大鹏,搏击风云,遨游长空,勇往直前。
(一)新中国建立前深圳建置
深圳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距今四五千年前,即中原地区的夏、商年代,在深圳沿海沙丘台地,已聚居着与中原民族不同的部族,这些部族种类繁多,被称为“百越”部族。生活在深圳区域的百越部族称为“南越”部族。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深圳地区隶属于南海郡。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设东官郡,置宝安、海丰、兴宁、怀安、海安、欣乐等六县, 宝安为六县之首,东官郡和宝安县治所设于今深圳南山南头。此为深圳地区建县之始。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废东官郡,宝安县改属广州总管府,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州为番州,隋大业三年(607 年)改番州为南海郡,宝安县归属随改。唐代,宝安县几经撤并、恢复,唐至德二年(757年),撤销宝安县建置并入东莞县,县治所从南头迁至东莞,此后的八百年间再未复县置,但在南头设屯门军镇。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今深圳境内设立东莞守御千户所及大鹏守御千户所;之后,又在南山半岛设立庞大的军事机构——南头寨,牵制范围东至潮汕,西至上、下川,南至大洋,有“虎门之外卫,省会之屏藩”之说。明代使节出使东南亚各国,经过这里必定停 船到深圳赤湾天后庙举行“辞沙”大典方可成行。
明万历元年(1573年),从东莞县分设新安县,取“革故鼎新,转危为安”之义,县治设南头。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 新安县建立里甲制度,共编为56个里,每里编入110户。明末新安县有3乡7都57图509村。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县丞、官富司、福永司管属本籍村582个,客籍村275个。
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年8月),中英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新安县的香 港岛被英国占领。
清咸丰十年九月(1860年10月),新安县的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部分也因不平等条约 《北京条约》而被迫割让给英国。
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1898年6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新 界租借给英国,为期99年。此后,新安县原有3076平方千米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千米 脱离其管辖,成为英国殖民地。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公布《城乡镇地方自治章程》,新安县行政区划为县下设乡(镇),乡辖村。
民国3年(1914年),因新安县与河南省新安县重名,复称宝安县,县治仍在南头。
民国13—21年(1924—1932年)实行区乡建制,全县划分为 7个区、99个乡、3个镇。
民国22年(1933年),按地理及人口分布,全县调整为5个区、37个乡、3个镇。
民国26年(1937年),实行基层保甲制,全县乡镇以下共设415保,5552 个甲。
民国30年(1941年),全县划分为3个区,原一、二区并为第一区,三、四区并为第二区,第五区改为第三区,原乡镇数不变,共划分 541个保,5552个甲。
民国35年(1946年)6月,调整乡镇建置,把原37个乡、3个镇缩编为20个乡、2个镇、417个保、4266个甲,仍设3个区。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深圳建置
1949年10月,宝安县人民政府成立。县政府接管各区乡政权,在新区设置3个人民联乡、10个乡和1个镇。
1950年4月,全县设置4个区、19个乡、1个区级镇(深圳镇)。
1951年,撤大乡划小乡,全县分4个区、69个乡、1个镇(深圳镇)。
1952年2月,省人民政府将东莞县的观澜乡划给宝安县管辖。
1953年,因深圳镇联结广九铁路,交通便利,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较兴旺,便将宝安县治东迁至距南头20千米外的深圳墟。
1958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制。全县跨乡建立6个人民公社,辖41个生产管理区。
1958年10月,东莞新美小乡划给宝安县管辖。同年11月,惠阳县的大鹏(包括葵涌、南澳)、坪山(包括坑梓)、龙岗(包括横岗、坪地)3个公社划归宝安县管辖。
1979年1月,广东省委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国务院于同年3 月5日批复同意),下辖罗湖、南头、松岗、龙华、葵涌、龙岗6个区,总人口35.8万人。同年10月,设立罗湖管理区。11月,深圳市由原省、地双重领导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直属省领导,下辖龙岗、葵涌、龙华、罗湖、南头、松岗6个区。
1980年7月,分罗湖管理区,设立沙头角管理区。同年8月,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特区包括深圳、沙头角二镇和福田、附城、盐田、南头、蛇口公社。
1981年8月,省政府同意深圳市领导干部按广州市领导干部级别配置。同年10月,为加强对经济特区以外区域的领导和管理,促进该区域改革开放与发展,恢复宝安县建置。
1982年1月,设立罗湖行政区,原沙头角管理区并入罗湖区。同年9月,沙头角镇从罗湖区分出。
1983年9月,分罗湖区,设立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 4 个管理区,属县级建置,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4年8月,从南头管理区分出部分地域,设立蛇口管理区。
1988年10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为计划单列市,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89年10月,上步管理区改名福田管理区。
199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特区内撤销罗湖、福田、南头、蛇口、沙头角管理区, 设立罗湖、福田、南山3个市辖区。同年3月,沙头角区并入罗湖区。
1992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深圳市人民政府 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同年8 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宝安县设立宝安和龙岗2个市辖区。
1993年1月,宝安、龙岗2区正式成立。
1994年2月25日,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城市。
1997年10月,从罗湖区分出设立盐田区。
2004年,深圳市完成农村城市化,成为无农村的城市。
2007年5月31日,设立光明新区。
2009年6月30日,设立坪山新区。
2010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深圳全市。
2011年12月30日,设立龙华新区、大鹏新区。
2016年9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龙华区、坪山区。
2017年9月21日,深汕合作区由深圳全面主导成为深圳第“10 1”个区。
2018年2月9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成立深圳市光明区。9月19 日光明区正式挂牌成立。
2018年12月16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
概览
1、定位
深圳于1979年3月建市,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多年来,深圳从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再次迎来新的重大机遇和光荣使命。按照“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定位要求,深圳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2、地理
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中国香港,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3′至114?38′,北纬22?24′至22?52′之间。全市面积1997.47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润宜人,降水丰富。
3、全市面积:1997.47平方公里
4、海域面积:1145平方公里
5、海岸线:总长260.5公里
6、气温:常年平均气温23.0℃
7、市树:荔枝树、红树
8、市花:勒杜鹃
9、区划
深圳下辖9个行政区和1个新区: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2018年12月16日, 位于汕尾市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
10、人口
截至2021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768.16万人。作为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深圳吸引了来自全球、全国的创新创业创意人才相聚在此工作和生活。第七次中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深圳市民平均年龄为32.5岁。
11、语言
以普通话为主要交流语言,兼有粤语与英语。部分公共服务机构可提供多语种服务。来自全国各地的市民也使用各地方言作为交流语言。
12、GDP:2022年,深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87.6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3274元。
13、外贸:出口规模连续29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历史沿革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府宝安县,“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圳”在客家方言里指田间水沟,顾名思义,“深圳”即是田间有一条深水沟之意。
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史虽只有40多年,却拥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有着6000多年的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悠久的广府民系和客家移民史。
先秦时期,广东地区居住的是被称为“南越”的少数民族(百越的一支),包括壮族、畲族和疍家等 [117-118]。深圳是南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区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鱼、航海维生,甚少农垦。
自秦朝,即为广东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徙秦国人50万人开发。时属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后为南越国地。大汉帝国、东汉属于交州(管辖广东、广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汉设郡前属越地、南粤地(南越地)。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府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现今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
深圳在宋朝时期是南方海路贸易的重要枢纽,属于广州府宝安县。盛产食盐、香料。至元朝,又以出产珍珠著名。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为新安县。明万历元年(1573年),中国明朝政府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现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经济以产盐、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今深圳境内设立了东莞守御千户所及大鹏守御千户所。有600多年历史的南头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区的政治中心。
清代隶属广肇罗道广州府。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7月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期间,中国清政府与英国相继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港岛、九龙和新界割让、租借给英国。至此,原属新安县的3076平方千米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千米脱离其管辖,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抗日战争时期,南头沦陷,宝安县政府临时迁往东莞县。
1953年,因深圳联接广九铁路,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兴旺,宝安县治东迁至距南头10千米外的深圳墟。
1979年1月,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
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
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特区。
1979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深圳设龙岗、葵涌、龙华、罗湖、南头、松岗6个管理区。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中通过了由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这一天,被称为“深圳生日”。
1981年10月,恢复宝安县,辖深圳经济特区外原宝安县区域。
1981年3月,深圳升格为副省级市。
1984年2月,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2004年6月,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
2010年7月,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到龙岗、宝安。
2010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2015年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28日在深圳市挂牌,巡回区为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
2015年4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正式挂牌启动。
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
2018年2月,国务院同意深圳市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202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2021 年 9 月 23 日,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圳是超大城市。
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 布。全市各部门在前海试点制度创新成果 75 项,累计达 685 项。
2021 年 5 月 25 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意见》,提出深圳要率先基本建成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努力打造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典范。
行政区划
1982年1月,成立罗湖区,辖经济特区全部范围,盐田区域为罗湖区管辖。
1982年9月,沙头角镇作为县级镇从罗湖区划出。
1983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设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4个区办事处。
1984年5月设为管理区,仍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9年10月,上步管理区改名福田管理区。
199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特区内撤销罗湖、福田、南头、蛇口、沙头角管理区,设立罗湖、福田、南山3个市辖区。同年3月,沙头角区并入罗湖区。
1992年11月,民政部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宝安县,设立宝安区、龙岗区(1993年元旦实施)。
1997年10月,国务院批准增设深圳市盐田区(1998年实施),辖从罗湖区划入的沙头角镇和盐田、梅沙2个街道。
1998年3月,以沙头角为中心的区域从罗湖区析出,设盐田区,仍为特区范围。
2007年5月,光明新区成立,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地处深圳西部。
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推进以大工业区为中心的东部片区统筹发展,促进深圳市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将原深圳市大工业区和原龙岗区坪山街道、坑梓街道,整合为坪山新区。
2011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宝安和龙岗新增两个功能新区,分别为“龙华新区”和“大鹏新区”。
201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深圳市龙华区和坪山区,以龙华、大浪、民治、观湖、福城、观澜等6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龙华区行政区域;以坪山、坑梓2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坪山区的行政区域。
2018年5月,国务院批复广东省设立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区人民政府驻光明街道广场路1号。
2018年12月16日,中国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
截至2022年5月,深圳市下辖(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9个行政区和和大鹏新区1个功能区,共有74个街道办事处,676个社区,782个居民委员会。市政府驻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深圳市民中心。
交通运输
1、公路
深圳市主要高速公路有机荷高速公路、梅观高速公路、盐坝高速公路、水官高速公路。
2、铁路
深圳市是国家铁路枢纽城市,贯穿中国大陆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在深圳交汇,基本明确了深圳“东西贯通、南北终到”的铁路布局。
3、航运
深圳港划分为西部的南山港区、大铲湾港区、大小铲岛港区、宝安港区和东部的盐田港区、大鹏港区。
4、航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位于宝安区,1991年正式通航,飞行等级为4F级。宝安机场是全国区域性枢纽机场,是仅次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中国第四大航空港。
5、公共交通
口岸:截至2022年7月,深圳市已拥有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6个。其中:公路口岸7个(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皇岗口岸、沙头角口岸、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莲塘口岸);铁路口岸2个(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和深圳铁路口岸);水运口岸6个(盐田港、大亚湾、蛇口、赤湾、妈湾、大铲湾口岸);航空口岸1个(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地铁:深圳市于2004年开通首条地铁线路,截至2023年3月,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里程达559公里(含有轨电车),线网密度居全国第一。至2035年,深圳城市轨道线网将超过1000公里。从2004年12月至2023年3月,深圳地铁线网累计安全运送乘客达156.12亿人次。2023年3月3日,深圳市地铁全网单日总客运量达869.13万人次。
公交:深圳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于1975年开通。1992年11月,正式推出10路、203路无人售票线路,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公交无人售票的城市。深圳公交专用道始建于1997年,是全国第一个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城市。截至2017年底,深圳推广纯电动公交车16359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特大型城市中,首个实现公交全部纯电动化的城市。截至2023年2月,深圳市共有944条公交线路。
城市之最
深圳最古老的城
南头古城,其位于南山半岛北端,面积不到1平方千米,古称城子冈。
深圳市最大的半岛
大鹏半岛。位于龙岗区东南部,包括南澳、大鹏、葵涌三镇,面积为293.41平方千米。因半岛形如大鹏踞海,并且又是大鹏鸟栖息之地,故名大鹏半岛。
深圳市最大的岛屿
内伶仃岛。位于南山半岛以南约9千米的海面上,面积为4.85平方千米。历来为军事要地。尖峰山为岛上最高点,海拔341米。岛上植物生长茂盛,鸟类繁多,有猕猴8群约200余只,现为广东省自然保护区。
深圳境内最长的河流
茅洲河,发源于羊台山,流经石岩、公明、松岗、沙井等镇,全长44.2千米,流域面积347平方千米,向西注入珠江口。
深圳最大的水库
铁岗水库,位于宝安区西乡镇境内,集水面积64平方千米,总库容量6840万立方米。深圳市最早的高速公路是广深高速公路,于1987年4月23日动工,1994年7月18日竣工试通车成功。全长122.8千米,其中深圳境内长51.24千米。穿宝安、南山、福田三区,直抵皇岗口岸。
深圳最大的工业基地
1994年设立的龙岗大工业区,占地174平方千米。深圳市把启动龙岗大工业区作为一项重大经济工作来抓,使之成为深圳未来几年的经济新增长点。
深圳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
1992年1月6日宣告开通。蛇口港至日本班轮首航,标志着深圳向国际化港口迈出重要一步。
深圳市第一条高速公路
林至观澜高速公路于1992年10月20日动工兴建。
高质量发展高地
创新驱动
深圳致力于打造“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 成果产业化 科技金融 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涌现出以华为、比亚迪、腾讯、大疆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企业。
世界500强
深圳10家企业上榜2022年世界500强
人才聚集
深圳聚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率先以立法形式在全国设立人才日,设立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
研发投入
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5.46%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万家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不低于30%
深圳明确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
实施五大行动
基础研究夯基行动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
成果产业化加速行动
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行动
创新人才汇聚行动
提升五力
创新引领力、创新硬实力、创新驱动力、创新支撑力、创新源动力
打造五地
原始创新策源地
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
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地
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
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
6个“90%”
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
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
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
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
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现代产业体系
深圳加快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
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现代时尚、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大健康、海洋产业集群
8大未来产业
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
综合改革试点
020年,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清单正式发布。2022年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梳理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有关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共4方面18条44项目,鼓励各地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
深港合作
深圳依托前海、河套等重大战略平台,在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金融、法律、教育、医疗等领域携手香港开展务实合作,增进两地民生福祉,帮助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