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海》,此词条收录于02/23,仅供参考
刘德海(1937年8月13日——2020年4月11日),祖籍河北沧州,出生于上海,中国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国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代表作《草原妹》《十面埋伏》等。
刘德海少年时开始学习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并参加上海广播电台业余民乐队。1954年随林石城学习琵琶。195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专攻琵琶,先后师从曹安和、孙裕德、杨大钧等。1960年,刘德海改编了《马兰花开》,此后开启了其音乐创作之路,同年首次演奏吕绍恩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提高和丰富了琵琶的演奏技巧,对现代琵琶演奏艺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62年,刘德海毕业后留院任教。1964年调至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70年,刘德海任中央乐团琵琶独奏演员。1972年,他和吴祖强、王燕樵合作创作了琵琶协奏曲《草原妹》,开创了琵琶与西方交响乐融合的新模式,成为琵琶创作演奏里程碑式的作品。
1975年,刘德海首次演出了改编的《十面埋伏》,他把这首乐曲带到世界各地演奏,让世界人民认识了琵琶、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1979年刘德海与由小泽征尔指挥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草原妹》;1981年,柏林爱乐乐团在德国连演三场音乐会,刘德海担任琵琶独奏,这是中国人首次与柏林爱乐合作,刘德海成为与西方交响乐团合作的民族音乐第一人。1983年起,刘德海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1987年任副院长,培养了董晓琳(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民族乐团琵琶首席)、李佳(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琵琶教师)、葛咏(CCTV十大青年琵琶演奏家)等大批青年琵琶演奏家。1999年和2001年分别出版了《每日必弹琵琶练习曲》《刘德海琵琶作品集》。2020年4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刘德海在1989年凭借《十面埋伏》获得第一届金唱片奖,2007年获得中国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称号,2019年获选第八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教育家。刘德海在琵琶弹挑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开发了大、食、中、名组合的反正弹,衍变出多种轮指演奏方法,他第一个鲜明地提出了琵琶界新古典演奏艺术思潮,其创作风格博采众长、融合舞台及乐器经验,推动了现代琵琶演奏艺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