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 nǎi:独体字,整体左斜,欹中求正。
首笔先写撇,起笔在中间位置,撇身稍长,稍直,注意角度。
第二笔横折折折钩取斜势,起笔靠左,稍低,横大扛肩,与长撇虚接,渐轻,到位后向上稍提笔锋,然后顿笔折下,不要长,角度与首撇不同,渐轻,到位后笔锋不要离开纸面,向右下轻带,宜短不宜长,勿重,然后顿笔,稍重,向左下方行笔,快到位时稍往左带,然后跪笔弹锋出钩,钩角稍低于撇尖。
nǎi
笔画顺序
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小篆)
乃,甲骨文和金文“乃”字像一条绳子。但是从卜辞就假借以指第二人称——“你”。另一种写法是“迺”(又写作“廼”),是“卤”的异体字。“乃”、“迺”现合并为“乃 ”。
基本解释
1、表示判断,相当于“是、就是、实在是”:失败乃成功之母。
2、于是。
3、才:唯虚心才能进步。
4、人称代词。你;你的(有时也用于第三人称):乃兄。
知识拓展
【成语】失败乃成功之母
【拼音】shī b?i nǎi ch?ng gōng zhī mǔ
【解释】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造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
【成语】乃武乃文
【拼音】nǎi wǔ nǎi w?n
【解释】乃:助词。既有武功,又有文德。
【造句】匡嬴相刘,乃武乃文。—— 唐?王勃《倬彼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