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费多少,202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正式启动!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费多少

vy的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费多少

自1992年创办以来,“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已连续举办33届,成为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国家级A类赛事之一。

作为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的顶级赛事,其以“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为宗旨,每年吸引超16万名大学生参与,覆盖全国及英国、马来西亚等国际高校。赛事含金量极高,获奖证书在考研、保研、评优评先、就业竞争中具有显著优势。

2025年赛事核心信息速览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近日发布了《202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一次通知》(可见文章末尾),标志着这项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正式拉开帷幕。

01 时间安排

报名网址:https://cumcm.cnki.net(境内高校)

竞赛费用:每队50元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9月1日(周一)20:00

竞赛开始时间:2025年9月4日(周四)18:00

竞赛结束时间:2025年9月7日(周日)20:00

02 参赛规则

组队要求:每队3人,必须来自同一高校(跨专业组队鼓励,跨校组队违规)。

组别设置:

本科组: 所有大学生均可参赛;

高职高专组:仅开放给高职高专学生报名(高职生可自愿选择本科组)。

注:报名时一定要确认参赛组别,报名截止后不允许更改!

报名方式:通过学校教务部门统一报名,港澳台及国际高校需通过指定渠道注册。

赛题发布:

赛题于竞赛开始时会发布在竞赛官网、中国知网、中国大学生在线、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高校数学建模课程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北太振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等网站。

资料查阅:

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包括互联网上的公开资料)、计算机和软件,但每个参赛队必须独立完成赛题解答。

论文提交:通过中国知网进行。

备赛策略

01参赛核心能力:

建模、编程、写作“铁三角”

建模能力:多为数学专业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需掌握微分方程、优化算法、图论等工具。

编程能力:多为计算机专业

熟练使用Python/MATLAB/R等工具实现模型求解,如数据预处理、算法优化、可视化。

写作能力:

在72小时内完成10-15页英文/中文论文,需逻辑清晰、图表规范、参考文献完整。

02 备赛策略:

寒假集训 校内选拔 真题演练

寒假校内集训

部分高校会组织校内集训,涵盖数学方法、软件应用、论文写作。

校内选拔

通过校内赛争夺国赛资格。

真题演练

2024年A题:无人机协同任务规划,需结合多目标优化、路径规划算法。

2024年B题:传染病传播模型,需使用SIR模型、蒙特卡洛模拟。

获奖经验

数学建模竞赛的备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建议参赛团队按照以下四个维度构建完整的备赛体系:

一、夯实基础能力,筑牢知识根基

备赛的首要任务是打牢数学与编程基础。

团队成员需要系统复习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三大数学支柱,这些知识构成了解决建模问题的理论框架。

同时,至少要精通MATLAB、Python或R中的一种编程工具,能够实现算法设计、数据可视化和数值计算。

特别提醒:LaTeX论文排版技能往往被新手忽视,但实际上规范的论文格式能显著提升评审印象分,建议提前掌握模板使用、公式编辑和图表插入等核心技巧。

二、研习真题案例,把握命题规律

对近五年赛题的深度分析是备赛的捷径。

建议团队分工研读A/B/C三题的优秀获奖论文,重点拆解其问题分析框架、模型构建逻辑和算法实现路径。

通过横向对比可以发现:A题通常需要微分方程建模与数值求解能力,B题侧重优化算法设计,C题则考验数据挖掘技术。

建立自己的"模型工具箱",分类整理预测模型、优化模型、评价模型等常见类型,并标注每种模型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三、优化团队协作,提升作战效能

高效的团队协作是72小时极限作战的关键。建议在备赛期就确立清晰的角色分工:

建模手负责问题分析与模型构建;

编程手专注算法实现与结果验证;

写手统管论文撰写与格式优化。

下面是获奖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

每周至少进行两次集中讨论,建立共享文档实时同步进展。特别重要的是,在赛前要完成3-5次全真模拟:从选题决策、时间分配到论文提交,完整复现竞赛流程,磨合出最适合本团队的"作战手册"。

四、整合资源装备,强化后勤保障

完善的资源储备能大幅提升竞赛效率。

建议分类建立三个资源库:一是算法代码库(包含常用数值计算、机器学习、优化算法的实现代码),二是文献数据库(收录核心期刊论文、技术报告等参考资料),三是工具软件包(统计软件、绘图工具、公式识别等辅助工具)。

硬件方面,建议配备多屏工作站提升编码效率,准备备用电源应对突发情况,并测试校园网VPN等远程协作方案。

结语:

“高教社杯”不仅是一场竞赛,更是对逻辑思维、团队协作、抗压能力的全方位考验。从选题时的头脑风暴,到编程时的深夜调试,再到论文撰写时的字斟句酌,每一步都是成长的印记。

附件: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费多少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费多少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