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2021年祛暑是哪一天,2021年暑伏第一天是哪天,你知道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夏季里三伏天是最热的,因此暑伏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大家想知道哪一天是进入三伏天了,在三伏天这个期间要怎么样养生,应该注意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是从夏至日第三个庚日开始算,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是一个庚日。而今年夏至日是6月21日,第三个庚日正好是7月11日,因此2021年三伏天从7月11日这天开始算起。

初伏:2021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7月30日,共10天。

闰中:2021年7月31日-8月9日,共1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注: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地支的数字是12个,“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2021年的暑伏从7月11日开始,到8月19日结束。暑伏并不是指某一天,而是某一段时间,此时节被人称之为三伏天,是全年中温度最高的一段时期,三伏天温度高、气候闷热,日常出门要避开温度最高的上午,饮食上以清淡为主,日常可以喝些清热的茶饮帮助祛暑。

三伏天以中伏最热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

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初伏、中伏、末伏吃什么好

初伏天吃饺子。因为头伏吃饺子有“元宝藏福”的寓意,因为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谐音。饺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荤菜,又有素菜。

中伏天吃二伏面。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吃碗热汤面,身上发汗,可以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面条有多种做法,我们常吃的包括:汤面,如番茄鸡蛋面、红烧牛肉面等,可以带汤一起吃。

末伏天吃烙饼摊鸡蛋。进入末伏,难熬的伏天进入尾声,天气开始转凉,简单方便的烙饼成了受欢迎的食物。饼摊鸡蛋做法简单,把面糊在饼铛中摊成饼,受热均匀快成型时,将摊好的鸡蛋迅速倒在饼上。

三伏天如何养生

1、 起居调整

夏季的光照时间长,所以入睡时间会较晚些,但切记要早些起床。在早晨可以进行晨运,在安排锻炼的时候,要避开烈日之时,注重加强防护。午饭后,需要安排小憩,30分钟为宜。炎炎盛夏,每天洗一次温水澡有利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

夏日容易受到风寒湿气入侵,睡觉时不宜扇类对着头部、脚部送风,不宜夜晚长时间露宿。在空调房里,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夏天出汗比较多,衣服要勤洗,常穿湿衣容易使人得病。

2、 饮食调整

三伏天饮食要以清暑、益气、滋阴生津为主。应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夏天暑湿重,湿气容易困于脾。同时,在夏季人们容易吃冷饮雪糕之类的冷食,特别容易刺激肠胃,容易出现胃部疾病。所以,建议三伏天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例如薏米红豆粥、绿豆、百合等,都是容易消化吸收,是夏季很好的食品。

3、 运动调整

夏天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比较凉快的时候。可以选择在公园、湖边、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可以选择慢跑、瑜伽、散步等一些有氧运动。当出汗过多的时候,可以选择饮用盐开水,切记不能运动后立即喝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直接洗澡,否则容易诱发寒湿麻痹症等一些疾病产生。

4、 三伏天“冬病夏治”

在冬天落下的疾病,可以利用三伏天炎热的天气,加上食疗、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一些慢行疾病。冬季的疾病很多是因为阳虚盛引起的,而三伏天气,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是调理身体的最佳时期。这时候,冬病夏治就不能吃任何寒凉食物,要以温补方式驱寒气。

来源:https://www.rmrbwx.com/rmrbwx/52980.htm

全国免费植保热线

400-118-5565

迪法路 谁用谁致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