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诵读 注释 译文 赏析 教案

文化提升品位,阅读改变生活

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生活美学|书单推荐

点击下方“黑三角”收听

易中天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时

译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

✦大江:指长江。✦淘:冲洗,冲刷。✦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远处那残存营垒的西边,据人们说,是三国时周瑜破曹军的赤壁。

✦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里乱石高耸,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岸边,卷起的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

✦雪:比喻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像图画一样的壮丽,那时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啊。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刚嫁给他,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英姿雄健风度翩翩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

✦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从容地在说笑闲谈之中,曹军便灰飞烟灭般被击溃。

✦樯橹(qi?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人们一定会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事业未成我却过早地满头白发。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花白的头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同一场梦,我举起酒杯,将酒洒向这月光下的江面,向古时候的英雄表达我的悼念。

✦一尊还(hu?n)酹(l?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注释】

1.赤壁:赤壁之说不一,实际上三国时周瑜击败曹操大军的赤壁是在湖北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

2.周郎:即周瑜。

3.公瑾:周瑜字公瑾。

4.小乔:周瑜妻。

【译文】

滚滚长江不停向东流去,千古的英雄人物都已经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和曹操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好比是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有着威武的仪表,神采照人。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时此刻,我不禁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愁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好比一场梦一样,我且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赏析】

这首词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他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千古而来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地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抒发了词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词中也流露着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但这种感慨和遗憾并非失望和颓废。它向人们揭示:千古风流人物身名俱灭,但江山长在,江月长留,当举酒相酹。

【关于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材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风的典型代表,也最能体现他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本课三篇是宋词的代表,教材意在本课让学生在初中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宋词。本词与《京口北固亭怀古》为豪放派风格代表,是学生了解宋词和豪放词风的一个窗口。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

2、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3、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诗歌语言,熟读成诵,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思路,理解主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素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品读经典,了解词人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积累词人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赤壁因三国赤壁大战而家喻户晓,后世人们来到这里必得感慨一番,其中苏轼被命运安排,辗转到此,时间不长,但却留下三篇赤壁奇文。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之一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作者及背景:

1、苏轼:①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②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③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④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⑤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⑥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2、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三、分析全词,探究情感

(一)分析上阙

1、男生集体朗读。

2、交流三个问题:

(1)人们认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写得好,你觉得呢?

①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

②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

③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的想象。

④写景和抒情结合自然,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

(2)作者看到了哪些赤壁景观?你觉得其中描写精彩的地方在哪几个字?

明确:大江故垒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这三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画面,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意气。

(3)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一时多少豪杰”又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

3.自读上阕,体会景中之情,总结上阕内容。

小结上阕: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对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称颂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二)分析下阙

1、女生集体朗读。

2、下阕围绕周瑜这个人物进行挖掘:

(1)周瑜的形象有何特点?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明确:年轻有为,春风得意,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

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深刻含义在于:

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很有作为。

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

三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策之妻,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以上这些正是作者所没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

补充:烘托——“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

(2)为什么只写周瑜,对周瑜形象的刻画,又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通过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又是在慨叹自己。词人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叱咤风云”与自己的“戴罪黄州、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补充:映衬——既是“以乙托甲”,也是“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

(3)因为周瑜的人生“开挂”,让想到自己现状的苏轼感慨不已。其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是否表现了他的消极态度,说明理由。

明确: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

①从情感上看具有激奋和伤感的双重色彩。词中对壮丽河山的描绘,对英雄人物的尽情赞颂,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奋发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人生如梦”的感慨,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忧愤。

②但从全诗主题看,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是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情绪的流露。因而不能孤立地看成是诗人悲观失望的自白。我们应该更多地体味作者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追求。

③从词的意境和语言分析,这首词感情热烈,富于激情,意境壮阔,风格豪放,是苏轼旷达乐观的体现。

因此“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是《赤壁怀古》的理趣所在。

3、朗读下阕,总结下阕内容。

下阕第一层描写周瑜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四、合作探究:

俞文豹《吹剑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苏东坡豪放词的风格可见一斑。《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描绘壮丽之景。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②刻画豪迈之人。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③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豪迈奔放,一泻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更可贵的是,这首词还留给我们无尽的人生启示: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种种挫折和磨难,你将如何应对呢?每个人的一生也必然面临许多选择和考验,你将如何处理呢?从苏轼和他的作品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特别声明:以上素材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争议需要交涉,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消息。做平台不易,谢谢理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