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译文?版本一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繁茂,它们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野外的大火不能把它们烧光,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
译文?版本二
那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啊,一年之中它们有时枯萎有时茂盛。哪怕野火无情地焚烧,也烧不完它们,只要春风轻轻吹过,小草就又生机勃勃地长起来了。
译文?版本三
古原上的草长得十分茂密,每一年都会有一次枯萎,又有一次繁荣。就算是原野上燃起的大火,也没法把这些草彻底烧光,等到春风吹拂大地的时候,这些草儿又会重新焕发生机,生长起来。
注释
离离:形容草长得又高又密的样子。
原:原野,就是一大片空旷的草地。
一岁:一年。
枯:枯萎,就是草变黄、干枯。
荣:茂盛,草长得又绿又多。
尽:完。
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写原野上的小草,赞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就算遇到野火这样厉害的灾难,小草还是能重新长出来。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
赏析
诗的前两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绘出草原上野草生长得很繁茂,而且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每年都会有枯萎和繁荣的交替,简单的十个字,就把野草的生长规律清晰地展现出来。后两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是千古名句,生动地写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虽然凶猛,可以把草的地上部分烧掉,但却无法摧毁草的根基。只要春风一吹,它又能重新焕发生机,再次蓬勃生长。这两句诗不仅仅是在写草,更是以草喻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像野草一样坚韧不拔,永不放弃。
写作背景
这是白居易十六岁时的作品。当时,他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为了得到当时文坛领袖顾况的赏识,他带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顾况。顾况看到 “白居易” 这个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但当他读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时,不禁大为赞赏,说:“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从此,白居易名声大振。这首诗是按科举考试规定的命题作诗,题目中的 “赋得” 二字就是按照命题作诗的标志,这首诗以 “古原草送别” 为题,作者借描写古原上的野草,表达送别友人时的情感。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很多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一生写了很多诗,流传至今的有三千多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 “元白”,与刘禹锡并称 “刘白” 。他的代表作除了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还有《长恨歌》《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