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关于不慕名利的事例,家风小故事丨诸葛亮: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

关于不慕名利的事例

关于不慕名利的事例

关于不慕名利的事例

关于不慕名利的事例

关于不慕名利的事例

关于不慕名利的事例

关于不慕名利的事例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中国人心目中智者的化身。

关于不慕名利的事例

诸葛氏作为琅琊望族,至诸葛亮一代就已树立起严谨刚正的严格家风。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末年官至司隶校尉,他不顾贪官污吏横行的现实,忠于职守,严厉打击奸佞,还不惜因此得罪皇帝被贬为庶人。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诫子书》告诫诸葛瞻。

诸葛亮通过总结自己全部的人生经验,要求儿子从思想上静心、立志,从行为上勤学、广才,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国家栋梁。

关于不慕名利的事例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他写给庞涣的《诫外甥书》则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教诲晚辈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期望晚辈树立远大志向,效仿先贤,克制情欲,抛开杂念,让志向坚定不移。

诸葛亮不仅言传,更注重身教。他贵为丞相,却生活简朴,“蓄财无余,妾无副服” ,家中仅有八百株桑树和十五顷薄田,为子孙树立廉洁榜样。

在诸葛亮的教导下,诸葛瞻谨遵家风。263年,邓艾伐蜀,诸葛瞻率部抵御,在涪城拒绝敌军诱降,坚守气节,最终带着长子以身殉国,践行了对国家的忠诚,也彰显了诸葛亮良好家风的传承。

关于不慕名利的事例

来源:福州市妇联综合家风网、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编辑校对:余雪林

编审:李南轩

运营:中新社福建分社融媒体中心

点亮“在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