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剑锐
讲师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厦门市心理健康教研员。
家有智慧,教有方法
家长朋友们好
欢迎阅读本期家教有方栏目
今天我们要一起聊一聊
当我们收到学校老师
关于自己孩子的负面评价
该怎么办?
想象一下:某个平凡的下午,班主任突然发来消息:“家长您好,孩子最近上课总讲话,作业也没交还撒谎……”
这一刻,是不是感觉血压飙升、头脑发胀?在生气和焦虑之余,想着到底应该骂(孩子)一顿,还是打一顿?
今天
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聊一聊
当收到学校老师反馈孩子的不良表现时
该怎么办
↓↓↓
第一,判断问题性质;
第二,做好情绪过滤;
第三,及时双向沟通。
PART 01
判断问题性质
每个人的成长都在不断地“打怪升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反映的问题,可能只是孩子当前发展阶段的普遍性问题。比如,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特别容易走神;初二的孩子情绪多变,特别容易上头……家长朋友们不要生气,也不必焦虑,给孩子们一点时间,他们会自动“升级”。
如果涉及原则性问题,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摸清楚,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耐心听听他们心里的想法。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做出“不良行为”会有相应的后果,引导孩子自行承担后果,既不娇纵,也不过度惩罚。
PART 02
我们要做情绪的过滤器
当听到老师说孩子表现不好,家长心里肯定不好受,可能会生气,觉得这孩子咋这么让人操心,简直太难管了;可能会焦虑,担心这些问题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可能还会自责,觉得都是自己没教好,才让孩子出了这些状况。这些情绪反应会在家庭中传导。
相信大家听过“踢猫效应”,它指的是一种典型的不良情绪传递连锁反应。一个人在工作中受到了的批评,心里憋了一肚子气,于是回到家后,就把气撒在无辜的家人身上。家人莫名其妙被指责,心里也不痛快,又会把负面情绪发泄到更弱小的对象上,比如家里的宠物猫,无端地踢了猫一脚。如果我们不做好情绪管理,不过滤那些负面情绪,和孩子沟通时,我们很容易转嫁这些负面情绪给孩子,孩子承受了这些负面情绪,回到学校,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造成恶性循环。
PART 03
做好双向沟通
首先,先和孩子好好聊聊,想办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如说,要是老师反馈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咱就温和地问问:“宝贝,听说你最近上课好像有点容易分心,是不是心里藏着什么小秘密?”让孩子感受到咱们是真的关心他们,而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其次,积极回应老师,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注。重要的是,我们要补充孩子的信息,比如孩子最近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是不是家里宠物丢了所以心情不好,或者孩子是不是容易紧张、害羞等。如果有可能,我们可以和老师、孩子一起行动起来。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以考虑调整座位、减少干扰;孩子作业拖拉,可以一起设定合理的时间管理计划。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和挑战。当收到学校老师反馈孩子的不良表现,骂一顿孩子,只是在发泄情绪,不是在解决孩子的问题。学会冷静、理性、有效沟通,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走向更好的未来。
供稿: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
编辑:厦门市教育局宣传教育处
转载请注明来源“厦门市教育局(ID:xmedu_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