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高考放榜,一个高考288分的女孩进入各大网友眼底。
面对高考288分的成绩,家里的爸爸欢呼说是“考最好的一次”,甚至妈妈还举杯庆祝。
这个原本可能淹没在千万考生中的故事,被人民日报等官媒选中,推上热搜。
试图熬制一碗“分数不定义人生”的夏日鸡汤。
评论区大部分都是说“这父母心态值得表扬。”
当然还是有一波吃瓜群众看出猫腻,“你庆祝归庆祝,还发上网就有点摆拍了”。
然而,这碗鸡汤,从端上桌到被打翻,只用了不到24小时。
先是赞美,然后是海啸般的质疑,最后,是官媒们整齐划一的、悄悄删除视频的动作。
故事的急转直下,并非因为大众变得刻薄,而是因为两个致命的问题浮出水面,像两根尖刺,瞬间戳破了那个温情脉脉的气球:
1,一个连及格线都远未达到的分数,真的值得如此庆祝和宣扬吗?
2,当女孩的“乐观”迅速变现为直播间的流量密码时,这还是一场纯粹的意外,还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剧本?
被下架的,早已不是一个女孩的笑容。
而是一种我们再也无法忍受的、对努力的背叛和对真诚的亵渎。
01. 对不起,288分不值得庆祝
我们必须先厘清一个残酷但必要的前提:在总分750分的高考中,288分,是一个彻底失败的分数。
我们可以同情,可以理解,可以祝福,但唯独不应该“庆祝”。
女孩的乐观心态,是她个人的选择,我们无权置喙。
但当官方媒体将其作为“榜样”来树立时,问题的性质就变了。
它传递出一种极其危险的信号:仿佛努力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心态好,失败也能被包装成一种胜利。
这简直是对那些秉烛夜读、题海泛舟的千万考生的公然嘲讽。
他们为了提高一分,熬过多少不眠之夜?
他们为了一个理想的大学,放弃了多少娱乐和休息?
他们用汗水和毅力书写的青春,难道还不如一个“乐观”的低分有宣传价值?
公众的愤怒,源于对“努力”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捍卫。
我们相信奋斗的意义,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们可以接受努力后的平凡,但我们不能接受对“不努力”的公开赞美。
更深层的问题是,这种宣传会带来什么后果?
它会告诉孩子们:学习太苦了,没关系,考得再差,只要我笑得灿烂,我就是“心态好”的榜样。
与其辛苦刷题,不如练习微笑。
当“躺平”从一种无奈的自嘲,演变成一种被官方盖章的“智慧”时,我们这个社会赖以进步的基石,就已经开始松动了。
我们需要的,是尊重每一个努力的灵魂,而不是用一个极端个例,去消解奋斗本身的价值。
02. 直播间的灯亮起,最后的体面也碎了
如果说对分数的质疑还停留在价值观的辩论,那么女孩迅速开启直播带货的消息,则彻底扯下了这出“正能量大戏”的遮羞布。
原来,那句“分数不代表一切”迅速啪啪打脸。
故事的脉络瞬间清晰了:
这不是一个关于平常心的励志故事,而是一个“考砸了没关系,我还能当网红”的流量变现故事。
那张被全网点赞的笑脸,究竟是发自内心的乐观,还是面对镜头、心知即将收割流量的“职业假笑”?
我们不得而知,但公众有理由感到被欺骗、被愚弄。
这个剧本,我们太熟悉了。
一个个素人被流量选中,迅速签约MCN,开直播,接广告,最后留下一地鸡毛。
当这种模式延伸到高考,这个被视为人生最重要、最严肃的赛场之一时,它就变得格外刺眼和丑陋。
它在向全社会,尤其是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传递一种怎么的信息?
难道是:读书无用,考试无用,掌握流量密码才是成功的终极捷径?
只要能红,能赚钱,用什么方式、以什么面目都无所谓?
这已经不是“鸡汤”,这是公然灌输“投机主义”的毒药。
它污染了高考的神圣性,将一场关乎知识、毅力和命运的考验,矮化成了一场可以被随时消费、变现的真人秀。
03. 下架:一次狼狈却必要的“切割”
人民日报们的“下架”操作,堪称近年来最狼狈,也最正确的舆论应对。
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亲手吹捧的“榜样”,转眼就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他们本想塑造一个淡泊名利的田园牧歌式人物,却发现对方的真实目标是星辰大海般的“直播电商”。
这次删除,是一次紧急的“切割”。
它切割的,不仅是与这个女孩和其背后团队的关系,更是与那种“唯流量论”的、浮躁不堪的社会风气的切割。
官方媒体用这个动作,尴尬地承认了自己的“看走眼”。
他们低估了当下流量游戏的下限,也高估了公众对于“表演式正能量”的容忍度。
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们能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坚韧,什么是投机的表演。
我们愿意为前者献上最真诚的敬意,也必然会对后者报以最响亮的嘘声。
我们依然祝福那个288分的女孩,希望她在流量的喧嚣过后,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道路。
但这个故事,必须成为一个警钟,为我们所有人敲响。
它警示那些媒体:请珍惜你们的羽毛和公信力。
在信息茧房的时代,公众需要的是深度、真实和负责任的报道。
而不是为了迎合某种“政治正确”而随意树立的、一戳就破的廉价榜样。
它警示所有家长和孩子:请相信知识和努力的力量。
流量的泡沫或许绚烂,但终究会破灭。唯有你学到的知识、磨炼的意志、掌握的技能,才是能让你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最稳、最远的基石。
一个健康的社会,永远应该褒奖那些脚踏实地的奋斗者,而不是那些企图靠“走捷径”弯道超车的投机者。
别让“考288分去直播”,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