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古城”的尴尬,或在当初拍脑袋跟风决策时就注定了。
央视《焦点访谈》6月27日报道,古城古镇本来应该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载体,然而一些地方却在“仿造古城古镇”的热潮中迷失方向。有些古城古镇空有“古”的名头,没有“古”的内涵;有的项目长期烂尾,成为拖累地方经济的包袱;有的项目连年亏损,走在濒临破产的边缘。
大庸古城这次也登上了央视《焦点访谈》。大庸古城在设计之初一共有198间商铺,目前这些沿街商铺处于关闭状态,门锁紧闭,屋内也是空置的。在偶尔入园的人群,大部分也是周边的居民过来打球、遛狗、带娃。
尴尬的是,大庸古城耗资24亿,四年累计亏损超10亿,停车场成唯一盈利项目。上半年日均购票人数不足20人。
值得注意的是,大庸古城项目是张家界市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和重点工程。古城定位称要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文化旅游新标杆。如今倒不失为一个标杆,一个失败的标杆。
张家界市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张坚持:跟风了,跟全国古城古镇热的风了。
2016年前后,古城古镇建设如火如荼,全国不少地方开始斥巨资打造仿古项目,有些地方本身没有多少古迹资源,就生搬硬套地“造古城”“造古镇”。大庸古城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试图复制成功案例的商业路径。
张家界市文旅广体局党工委书记、局长欧兵波:当时考虑到这应该是个特别能赚钱的项目,肥水不流外人田,就国企来做了。
古城古镇,顾名思义,得沾点历史烟尘的“古色古香”,才能名副其实。不管是凤凰、平遥还是乌镇、大理,但凡成功者,皆非硬生生制造出来的产物,而是现代文旅与历史遗迹交互辉映的自然结果。
文旅之根,在“文”而非“旅”。如果一地决策者毫无文化和历史视野,无视文火慢炖、浸入血脉的文化传承,满眼只有“眼见他起高楼”的大干快上,只想挣快钱,就难免重蹈大庸古城的覆辙。
审批材料显示,大庸古城项目的立项时间为2016年3月,开工建设时间为2016年6月,从立项到开工仅用了3个月。
大庸古城开建前论证不足,仓促上马,计划550天工期,缺少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和充分的市场调研,自然越建越不对劲,最终拖了近五年才完工。
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市场自然也没回以好脸色。
显然,陷入窘境的“人造古城”,病根在“人”。拍脑袋就能决定涉及数以十亿元计的投资,自然很容易脱离市场。毫无灵魂的“空中楼阁”,注定会走向失败。盲目上马,缺乏市场化运营,不但没有“政绩”,还会变为负债累累的包袱。
如此浪费资源,若无人担责,如大庸一般平庸的“古城”就很难绝迹。
网友评价:
为你变乖0319 [浙江网友]:这个项目是一个上市国有企业能够决定上马的么?亏了那么多的钱,富了哪些人?
吐鲸鱼的泡泡 [北京网友]:为什么没有人思考一下,一个扶贫资金的拨付难过天,而旅游项目资金三五个月就到位呢?
Le以李 [广西网友]:再来一个”人造“诸葛亮,唱“空城计”呗。
贴纸包浆史 [重庆网友]:亏十亿还无人担责,国家资源就这么糟蹋?该追责到底。
乙方中的乙方 [北京网友]:人造古城纯粹浪费钱,还不如投资真历史遗址。文化是根,不是瞎造。
良弓lmh [江苏网友]:决策者现在在哪里呢?
名字太长会不会有人记住 [辽宁网友]:以前是拆古城,现在是建古城。 时代是变了。
筱栋[陕西网友]:古镇不古,想不亏都难。
声明:本文内容资料来源于国内公开报道的网络媒体,这里表示感谢。发表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用于学习宣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