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
最近有个热搜,叫“观众为啥烦雷佳音”。
这事儿挺魔幻的,因为雷佳音明明是个演技好、人设稳的老戏骨,平时也没啥八卦,咋突然就被观众“嫌弃”了呢?
这事说起来像段子,但背后藏着整个国产影视圈的病根:
观众烦的不是雷佳音,而是烂透的套路和毫无新意的剧本。
一、雷佳音是谁?他到底做错了啥?
雷佳音是啥人?
简单来说,他是一名知名演员,但在观众眼里总饰演一个绝望的“窝囊”角色。
从《我的前半生》里的出轨男陈俊生,到《人世间》里扛起全家的周秉昆,再到《长安的荔枝》里被上司坑到崩溃的李善德,他的角色永远是那种“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中年男人。
演技没问题。
他能把一个“窝囊”演得让人心疼,而不是油腻,这本事没几个演员能比。
人品更没问题。
圈内都说他“戏好人稳”,合作导演夸他“给啥角色都能接”,连客串跑龙套都认真演,这种演员搁哪儿都是香饽饽。
可问题是——他太“稳定”了。
最近两年,雷佳音的戏多到离谱:
刚播完《长安的荔枝》,又上《酱园弄》,下个月还有姜文的《你行!你上!》,年底冯小刚的《抓特务》也要来了……
观众一打开电视,满屏都是他皱着眉头叹气的脸。
更扎心的是,这些角色长得都一样。
一个“窝囊中年男”的模板,换个朝代、换个名字,就能拍十部剧。
观众看得直挠头:“怎么还是这副倒霉样?”
二、雷佳音没错:却成了国产剧套路的“替罪羊”
有人说雷佳音“透支口碑”,但真相是——他只是被市场绑架的“工具人”。
国产剧缺啥?缺好剧本。
现在的编剧们只会抄作业:
去年《狂飙》火了扫黑,今年全在拍扫黑除恶;
上个月《庆余年》爆了,下个月一堆古装权谋剧扑上来。
追热点、炒冷饭、蹭流量,成了影视公司的生存法则。
这时候,雷佳音就成了“安全牌”:
演技稳:给他一个“被上司坑哭的小人物”,他能演得让观众破防;
人设稳:从不搞绯闻、不闹脾气,导演喊来就来;
资源稳:跟张艺谋、冯小刚、姜文等大导演关系铁,用他准没错。
可问题是,观众不是傻子。
当雷佳音演“窝囊”的镜头出现在第10部剧里,大家就烦了。
不是讨厌他本人,而是烦透了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剧本。
更扎心的是,雷佳音不是个例。
张译永远是“正义J察”;
黄磊永远是“知心大叔”;
沈腾永远是“搞笑胖子”;
王耀庆永远是“霸道总裁”。
国产剧的角色,已经固化成“演员脸谱”了。
三、观众为啥烦?因为影视圈在“批量生产”固定人设
现在的影视圈,本质是个“流水线工厂”:
第一步:找“安全牌”演员
雷佳音、张译、黄渤这些“老戏骨”,稳!
流量明星带票房,但演技差?
无所谓,剧本简单就行。
第二步:抄爆款模板
《甄嬛传》火了,一堆宫斗剧跟着上;
《流浪地球》爆了,科幻片全扎堆;
连雷佳音演“窝囊角色都能复制10个版本。
第三步:靠热搜炒热度
剧情不够,明星绯闻凑;
演技不行,热搜话题顶;
反正观众吃瓜,谁火蹭谁。
结果就是:观众越看越累。
你打开手机,发现所有剧都在讲“职场逆袭”“豪门恩怨”“古装权谋”,连反派都长得一个模子。
雷佳音演技再厉害,演10遍“被生活虐哭”的中年男,观众也会审美疲劳。
四、演员的困境:演员的人设困境,还是资本问题?
有人骂雷“吃老本”,但他其实早就在求变:
《绣春刀2》里他是狠辣的锦衣卫;
《超时空同居》里他是搞笑的落魄男;
连张艺谋的《满江红》里,他还客串了个阴险小官。
可这些“不一样”的戏,要么票房扑街,要么排片少得可怜。
市场不给机会。
为啥?
因为资本怕风险。
你让雷佳音演“窝囊男”,观众买账;
你让他演“硬汉”,观众可能不认;
投资方要的是“稳赚不赔”,不是“艺术突破”。
雷佳音不是不想变,是市场不让他变。
五、观众的“烦”:国产剧的“审美疲劳”危机
刘德华当年说过一句话:
“当你是一个演员时,我不管今年一定要12部,大家都会记得你,看到第5部,观众就会疲劳了。”
这话放在雷佳音身上,有点倒霉和委屈。
观众不是讨厌他,而是讨厌“固定人设宇宙”。
一个演员霸屏10部剧;
所有角色都是“窝囊男”;
剧情永远是“被坑-挣扎-逆袭”三板斧。
更可怕的是,这不是演员的问题。
译演了7年“正义 J察”,最近直接宣布“息影”;
腾的喜剧片票房从40亿跌到5亿,观众腻了;
连渤都拍不出新花样,只能靠综艺刷存在感。
整个影视圈,都在“吃老本”。
六、出路在哪?演员该歇一歇,影视圈该变一变
雷佳音该怎么做?
答案很简单:歇一歇。
张译已经带头“暂时退圈”了,观众反而更期待他回归。
黄渤巅峰期消失三年拍《一出好戏》,回来照样票房王。
演员不是永动机,观众需要新鲜感。
但更大的责任在影视圈:
别再追热点了:
别看见“悬疑剧”火,就全拍刑侦;
别看见“甜宠剧”火,就全搞恋爱;
真实的生活,比剧本精彩多了。
给新人机会:
别总盯着老戏骨这些“熟脸”;
新演员有冲劲,新导演有想法;
说不定下一个“爆款”,就在他们手里。
尊重观众智商:
别拿“热搜剧情”糊弄人;
观众要的是共鸣,不是狗血;
你拍得用心,观众自然买账。
雷佳音没有错,是国产剧剧本太雷同了
观众对固定人设的“烦”,是国产剧的“警报”。
当一个演员成了“模板”,当所有剧本都像复制粘贴,当观众打开电视就知道结局,这个行业就离休克不远了。
观众不怕演员老,只怕剧没新意;
不怕某个演员霸屏,只怕他演的角色都一个样。
演员该停一停,影视圈该醒一醒了。
毕竟,观众不是傻子,总看同一个人设,审美会疲劳。
除此之外,本人还是非常喜欢雷佳音演的剧的,演技十分过硬。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