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网都在聊YU7,咱们也说了不少了,这个魔幻的订单数据确实是创造了汽车工业史上的奇迹,小米本身聊的挺多了,今天主要来说说对几个主要友商的潜在影响,希望对大家买车或者看行业有所帮助。
总体来说,短期内,YU7的爆单会给竞品带来的销量提升,因为很多人是等YU7出了价格后再决定买哪个,还有那些因为等车时间太长放弃的,也会分流到其他品牌,但中长期看,随着YU7产能的提升,对友商肯定是利空,所以各个品牌还是会出招,其实YU7是搞了一场变相的价格战,只不过是通过订单大爆发动的,而不是降价。
首先是特斯拉,这个之前也聊过一次,它的大招就是FSD打折或者免费试用,前两天漂亮那边全程无人驾驶交付的场景还是很震撼的,虽然跟东大的路况复杂度没法比,但特斯拉敢这么搞,就已经说明了FSD的实力,这个点是足够吸引人的,只要它的订单有颓势,那随时可以放出这个招,效果绝对立竿见影,毕竟品牌光环还在。
然后是小鹏,受的影响没那么直接,但非常深远,没那么直接是因为小鹏的主销车型基本在20以下,跟YU7没有直接竞对关系,说影响深远是小鹏20以上的车型很难卖得动了,包括要发布的G7,入门版价格不太可能定到20以上了,这对小鹏的品牌向上是很沉重的打击,小米在上面压着,真的很难,后面得出现象级的大爆品才有可能冲破小米这堵墙。
然后是理想,对在售车型的直接影响也不大,主要是后面要上的i6,跟YU7是同价位竞品,虽然用车场景不一样,但用户群肯定有交集,不过总的来说影响有限,两家真正的大战要等小米的增程SUV上市才会开始,理想后面最大的压力其实是大换代的问界M7。
然后是极氪、阿维塔、智己这些大厂中高端子品牌,影响就很直接了,马上跟进报销YU7锁单定金的也是它们这些,这几个品牌的车,本身各有特点,硬件配置 操控各方面其实都是很不错的,但品牌运营方面不能说是一塌糊涂吧,起码是惨不忍睹了。
咱们一直说,到了二三十万这个价位,一辆车的产品价值和给到用户的情绪价值,对销量的影响占比可以说是一半一半,只是把车造好,但整个品牌运营、市场宣发没跟上,就是很难卖的好,更不用说有些品牌前两年的一些宣发营销还起了负向作用。
这些品牌在YU7的强大攻势下,日子会比较难过,好在车这个东西不是互联网,加几个服务器就能无限扩展,车是要一辆一辆造出来的,所以得抓住小米汽车产能不足的这个窗口期,赶紧出新车出新招,不然后面的局面会越来越被动。
今天中午去试驾了yu7,明天发一个月嫂级心理疏导教程,安抚一下锁单靠后的朋友,劝退一下不适合锁单的朋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