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处文玩迷,百万文玩爱好者都在看!
像是突然之间,一度横空出世的茶艺妆突然消失了,纯欲风、ABG风格不再是时下潮流,最新的流行风尚已经是佛欲,啊不,佛媛风了。
买奢侈品、喝下午茶、学习马术、练习插花——这是名媛的日常;(突然开始)戴天珠手串、吃素、习字、抄心经、虔诚礼佛——当你看到朋友圈里有个朋友每晚都在同一时间段发出一张毛笔手抄佛经...这大概率是个佛媛没错了。
名媛大家都听说过,但是佛媛是什么?
释义:【佛系名媛】的缩写。这里的佛系不是指躺平,而是真·佛系,指喜爱佛学及一切相关国风文化,并热衷晒出来的女性们。
同类词:雪媛。指前一阵热衷穿比基尼去滑雪场并拍照的女性们。(参考之前推送:雪地里穿比基尼,这届网红为了拍照有多拼?)
大磊子去年在崇礼就见过上面这样!
当时我冻得跟孙子似的,
这些小丫头们真是又白又美又tm经冻!
佛媛并不是一朝出现的。拜佛搞玄学成为当代人日常之后,佛媛应运而生,以反其道而行的装扮,迅速收割了一波眼球,比又纯又欲更高级的,大概就是又佛又欲了吧:
你去857,佛媛在抄经;
你爱买买买,佛媛爱寺庙;
你去拼单下午茶,佛媛正研究佛法
...
当人们被千篇一律的纯欲风、别无二致的黑丝短裙包围,优雅知性温婉可人的佛媛风,宛如一股清泉,吹进了人(男)们(性)心里。热爱佛学的少女们仿佛自带一阵禅意,在浮躁物质的社会中,让人立刻静下心来。
在冲浪第一线的你,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小红书、抖音上的网红开始争当“佛媛”了。
“佛媛”目前没有明确的含义,泛指以抄经、拜佛、品茶为日常的生活方式,同时具有美貌和财富的新“名媛”,是“礼佛”和“名媛”的结合体。
抖音上的“佛媛”
一个合格的“佛媛”,重在氛围。“佛媛拜佛的姿势不重要,对佛学的理解也不重要,但得穿素袍、带扇子、配以玉器首饰,表情也得清冷,这才达到标配。”她见到过一位网红为了靠近“佛媛”人设,甚至给耳垂打玻尿酸,让耳朵饱满起来,更接近“佛相”。
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佛媛”居然火了。她们不仅以一己之力带火了寺庙、茶室和素菜馆,还让“佛媛”这个词成了流量的代名词,过去与“佛”毫不相干的美妆和穿搭博主,也要来蹭“佛媛”热度。
当然明眼人还是多的!
网友对“佛媛”们的批评
在其他地方炫富、露身材,或许还能让人一笑置之,但在佛门这样做,会引来“不尊重佛法”的批评。不过追求流量的“佛媛”们并不在乎这些,她们照样带货的带货、卖衣服的卖衣服。不少网友呼吁,“让信仰归信仰,流量归流量”,“佛媛”们也该适可而止了。
来看看工人日报的辣评
狐狸尾巴哪是穿了袈裟就能藏得住的!
佛门清净,
突然混进去一群看似与世无争,
实则物欲横流的名媛,
实在罪过!
笔者不由想到《西游记》里各色妖孽!
意欲将自己打造成超凡脱俗的下凡仙子,
但不能忘了人间富贵花的人设!
有佛堂也要有名牌,
虚荣心得到满足,
流量变现方便,
没佛心有流量就行了。
管他是不是亵渎神灵,
搞不好还能找到富二代!
的确,
这帮丫头们真是“干一行爱一行”,
为了成功转型成佛媛,
她们真是尽心尽力!
为了成佛媛,她们一天的安排必须非常“佛系”,行程要多多少少和“佛”沾边,关键要占得一个“不为人间俗事烦扰”的要领。
早上,佛媛们一般会出门喝个早茶,地点或是别墅或是庄园,下雨天或是晴天都无大碍。有的佛媛因为要出门拜访长辈,会拍一套护肤流程VLOG,展示怎样急救“熬夜脸”。
午休过后,佛媛们的选择就很丰富了。可以出门去茶屋喝茶、拍照,欣赏夕阳美景;可以抄经书、临字帖,“梵音绕梁,檀香入鼻,数日过后一切皆空”;还可以翻看《禅宗语言研究入门》,试图参禅。
到了晚上,佛媛们则会写写扇面、侍弄沉香、把玩荷花,或是将收集的古董拿出来欣赏一番。
当然,佛媛们最重要的活动还是礼佛,不管是平时还是重要节日,都要去寺庙拜佛。凭借着一股与众不同的高深和出尘,佛媛们在一众网红中脱颖而出。
要达到这种与众不同,需要佛媛精心搭配服饰、首饰、道具、文案,缺一不可。每一个合格的佛媛都深谙其道。
佛媛们的衣服一般都是各种素色的棉麻中式长袍、罩衫,条件好些的还有旗袍、短褂,搭配黑色的长发,松松的扎住或挽起。如果戴首饰,首选玉或者翡翠,珍珠、金银挂饰也不算违和。文案关键词不是禅语就是修行。或许是天天抄佛经的缘故,扇子、茶具、毛笔也是必备。
全国各地不少茶室、茶馆的探店文案里都有“做一天佛媛敲一天钟”的表述。尤其是杭州的网红茶馆,甚至再现了一间茶屋好几个网红姐妹轮流拍照当佛媛的场景。
图源 / 小红书
佛媛们经常出入的灵隐寺、法喜寺、普陀山也被推成网红之地,一些“容易出片”的机位甚至需要排队等候。有网友调侃,在网红拍照地,同一个机位的照片在小红书一刷一大把。
一旦佛媛成为流量关键词,各路人士都开始借它为自己引流,一些过去与“佛”毫无关系的穿搭和美妆博主,也给自己打上了“佛媛”的标签。
穿搭博主蹭“佛媛”
图源 / 小红书
就连寺庙的师父似乎也对这股佛媛风潮见怪不怪了。一位网友称自己去寺庙拜佛时,看到桌上有一本抄了大半的经书,便问旁边穿僧袍的小师父能不能临摹,她写的过程中,小师父问,需不需要拍照。“我下意识地拒绝了,心想为什么这种心诚的事情要拍照,后来想想,人家可能已经看惯了这样的场景,或者曾被无数次这样要求过。”
不少佛媛穿得一身素雅抄写经文,却一定要露出带有奢侈品牌LOGO的发带、披肩或包包。即使在家抄佛经,也要露出奢侈品的一角,不论喝茶还是侍弄沉香,器具一定要是金器。“刚开始感觉挺特别的,后面越来越不对劲,表面云淡风轻、人淡如菊,实际每条视频都在炫富”,一位网友称。
更有甚者,整出了一套“佛欲”风,文案和照片互相“打架”,文案清心寡欲,照片却对佛学缺少敬畏之心不说,还打擦边球。
假“佛媛”背后的真生意
佛媛系网红代表“chanchan”,人设是佛系白富美,抖音粉丝36万,但在变现上一点也不佛系。
另一位佛媛“芋不想乖”被知乎网友曝出在微信帮人“结缘”,顾名思义就是售卖一些串珠、手链、平安锁等周边。
我要开始“跑题”了!
其实蹭“我佛”的流量,
这些小丫头实在太嫩了!
早年间有峨眉山上的延参法师,智斗妖猴的同时还不忘赞美“绳命”,一夕爆红;今年,一位喜爱摄影的普照禅寺住持@释慧海 ,在疫情期间初次接触短视频平台,凭借发布佛法和国学相关内容,同样一炮而红,在一天内涨粉55万,瞬间成为头部KOL。
无数粉丝争相在大师账号下云烧香、云信佛,并留言诉说尘世苦闷,乞求一丝开解。大师也时常出现,用只言片语解答善男信女们的困惑。
一起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佛道中人还有少林寺的一众师父们。作为我国最知名的佛教禅宗祖庭和功夫的发源地之一,少林寺众僧的内容更倾向于展示中国功夫,以及一些温馨的师徒日常。
@少林寺释延淀和他的徒弟,年仅4岁的萌僧@少林三宝,在短视频平台上收到了无数喜爱,释延淀师父表示,拍视频、开直播除了记录师徒的日常生活,他还希望传播少林功夫的意义和真谛,让更多的人了解少林寺,了解少林功夫。
如果你对男和尚审美疲劳,还可以去关注女师傅。
一位女师傅叫做释觉空,以她为代表的尼姑团体一样在快手上做的有模有样,不仅粉丝粘性高,还能带货。
但要论整活,论放飞自我,内地的法师们还是太过于文静和含蓄了,我们不妨调转镜头,看看这位叫做扎巴的藏传佛教师傅。
他的账号里有着关于年轻生活的一切,他喜欢说唱、会唱英文歌,玩汽车模型和漫威手办,爱拍卡点视频和慢放,也会挑战热门。
虽然身处佛门,但是他几乎没有拍过和佛家生活相关的内容,只有身上的这幅麻布僧袍时刻提醒观众,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年轻酷小伙。
扎巴毫不掩饰自己对年轻生活的追求,他的账号名称就叫做“酷酷的先僧”,而签名则是“我很年轻,也很喜欢玩”。
从古至今,佛家弟子的最高理想都是“得道”。但扎巴的追求不止于此,作为一个拥抱互联网的新时代僧人,他还想成为一名导演。
抬起他束满佛珠的手,每个人都会被那个小猪佩奇所吸引。
“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酷先僧”
广结善缘,是许多师父开启自媒体之路的理由,五台山的安觉师父觉得,在家人是出家人要渡的众生,也是出家人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自身修行上的不足,也看到众生的需求。”
出发点不同,佛学大师们和佛媛的待遇可谓天壤之别——带有禅意的心灵鸡汤原本就是互联网经久不衰的流量密码,得道高僧做自媒体那怎么能叫恰流量饭呢,这明明是下凡普度众生来了!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文玩方面的问题
可以给我留言
或者直接添加大磊子微信:xiaoxiaogood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