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元》,此词条收录于12/31,仅供参考
华元(?—公元前573年),子姓,华氏,名元,春秋时期宋国大臣,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出生于宋国都城商丘,官至大夫,成为宋国六卿之一。他历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堪称“四朝元老”,长期任右师,掌握国政,是古代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
宋昭公九年(公元前611年),王姬政变杀昭公,拥立公子鲍为宋文公。赵盾听闻宋乱,命荀林父率卫、陈、郑之师伐宋,华元至晋军说明宋国人拥戴公子鲍的实情,并送金帛犒军求和,荀林父与之结盟,稳固了文公之位。宋文公四年(公元前606年),郑国奉楚命攻宋,华元、乐吕带兵抵御,在大棘战败,华元被俘。宋国用百辆兵车、四百匹骏马赎华元,赎物未全送到,华元就逃回。宋文公十七年(公元前595年),楚军围宋五月,都城粮尽,宋文公派乐婴齐向晋求救,晋未发兵只让解扬劝宋勿降。华元夜入楚营见子反,告知城中惨状,楚庄王也透露楚军只有两天军粮,楚国最终罢兵。宋共公十年(公元前579年),华元因与楚令尹子重、晋栾武子交好,促成晋楚“宋西门之盟”(华元弭兵),规定双方互不侵犯等,带来短暂和平。宋共公死后,司马荡泽杀公子肥欲削公室,华元讨伐,鱼石等五人奔楚,华元重新任命贤大夫治理宋国。此外,华元曾到鲁国为宋共公说亲,娶鲁宣公之女伯姬,还将“绕梁”琴献给楚庄王,楚庄王曾因琴七日不上朝,后在樊姬规劝下捶碎此琴。
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亲附于他。当时宋国发生饥荒,宋昭公的弟弟公子鲍(一作公子鲍革)对国内吏民加以优礼,并施舍粮食给百姓,借此以拉拢人心。王姬趁宋昭公外出打猎时,发动政变弑杀宋昭公,拥立公子鲍继位,是为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