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蚕在《周易》称之为子息之宫,顾名思义,子息一定和生殖有关联了。
卧蚕在中华相理中很重要的,在中医的面诊中也很重要。健康人的下睑胞,生长着睫毛的地方,会微微凸起,犹如桑蚕刚睡醒之状,是故又名“卧蚕”。但是,人工造出来的卧蚕就另当别论了,同时还会掩盖身体健康的真相。
民间有个说法,卧蚕丰满有光泽的人,是要防患桃花运的,他的异性缘很好的,不仅如此,卧蚕还和子女有关,如果这个地方有细细的竖纹,那么有些女人就容易难产。
这并非迷信,我们可以用中医的理论来认识清楚。
因为这个卧蚕,对应的是体内的脾脏和肾脏,可以说与一个人的生殖能力是直接对应的,如果这个地方陷了下去,他的生殖能力一定是偏弱的,陷下去,说明脾和肾的功能不协调了。
通过跟随林天东国医大师门诊观察,发现不孕不育症患者,无论是先天或是后天,原发或继发性的不育不孕,多数有着卧蚕水肿或陷晦,水肿是因为脾为湿困或脾肾阳虚,陷晦是因为阴精虚亏,长期熬夜、或体内有慢性消耗性疾患、或房劳过度等。
打个比方,卧蚕这个地方偏黄晦的人,是因为经常过思过虑,一天东想西想就伤了脾,黄是脾的主色,说明他的下焦有湿浊瘀毒影响了脾的功能,脾被湿浊困住了,功能就会下降,人的性格、脾气也会改变。整个人就像被包裹在了湿热环境中,透不过气来,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炸弹,随时都会爆炸。这样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容易疲倦,舌苔很厚,没有胃口,吃什么都不香,甚至口中还有甜甜的味道。
其实我们理解的湿分三种:气湿、水湿、油湿。
气湿的症状是胀闷,气湿多由郁火而起,火性炎上,多害于上焦心肺,气湿之治宜宣肺降浊。
水湿象呈下坠,水湿内含无力运化吸收的精微(蛋白、糖分、盐分)等,主要表现是下腹部胀坠、腰腿酸软、下肢浮肿。水湿之治宜健脾助运、温肾助阳、补气利尿。
油湿含有脂肪,呈湿浮状,比如面部生油、头发一天不洗油腻腻的,而且油湿易于游积于肝牌,如脂肪肝病史者,油湿之治重在疏肝醒脾。
针对不孕不育这类问题呢,男性以滋肾益阴、导滞化湿为大法;女性以疏肝理气、养血排湿为总原则促使二便顺畅、脾旺胃健,配合良好的作息,使男子阳痿、早泄;女子月经、白带趋于正常,则其人的生殖亦会逐步趋于健康良好。
那么你的卧蚕是哪一种?
往期文章回顾,请点击蓝字穿越:
专注健康
服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