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今天(1月15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
大会执行主席是陈吉宁、朱忠明、黄莉新、郑钢淼、周慧琳、宗明、陈靖、张全、徐毅松、田春华、李新华、顾云豪、韩顺芳、戴骅。
上午9时整,黄莉新宣布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全场起立,高唱国歌。
龚正市长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过去一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建设“五个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实干实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挑战,政府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知重负重、加力奋进,采取更加有效措施,谋在实处、干在实处、成在实处,决不辜负人民重托。
龚正说,做好今年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五次、六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深化人民城市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龚正说,今年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更加需要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更加高效的政府治理保障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认真办好每一件群众关切的实事好事,全力回报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期待。
视频时长:4分47秒
会议表决通过了大会补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办法。
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的市领导有胡文容、李仰哲、吴伟、赵嘉鸣、张为、陈金山、李政、华源,张小宏、刘多、解冬、陈杰、陈宇剑、舒庆、彭沉雷,肖贵玉、陈群、金兴明、黄震、虞丽娟、吴信宝、寿子琪、钱锋、邵志清。
蒋卓庆,贾宇、陈勇,濮端华、焦占锋,老同志叶公琦、陈铁迪、龚学平、蒋以任、冯国勤、殷一璀等也在主席台就座。
部分老同志,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全体市政协委员,中央在沪单位和本市有关国家机关及驻沪部队负责人,各省区市驻沪办事处负责人和各国驻沪领事也应邀参加会议。51名市民旁听了大会。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极简版
一、2024年工作回顾
预计全市GDP增长5%左右,城市经济规模进入5万亿元以上新阶段
CPI与上年基本持平,城镇调查失业率4.2%左右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认定60家和30家,累计分别达到1016家和591家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8万元、增长4.1%左右
新增公园141座、累计达到973座
二、今年主要预期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三、今年部分重点工作
1、办好“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上海旅游节等促消费活动
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
推动高能级、高流量、高品质的演出、赛事、展会等落地
推动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简化涉企检查
推进一批集团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条例,重大应用场景向民企开放
2、加快“五个中心”建设
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行动
推进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出台浦东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政策
打造海内外人才“一站式”服务综合体
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封闭验收
建设第二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3、实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
围绕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聚变能源等战略前沿领域布局
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组织实施机制
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
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人才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
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4、全年重大工程投资2400亿元
建成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18号线二期
加快建设崇明线、嘉闵线、南枫线,19、20、21、23号线
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完成31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改造
启动25个城中村改造
统筹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门”、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
5、试点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建成4万亩高标准农田,2.7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
打造5个“五好两宜”和美乡村片区
完成20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改造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生态康养、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
推进首批15个“沪派江南”风貌保护传承试点
6、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
加快建设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工业博物馆
建成上海文学馆
打造城市书房等新型阅读空间
乐高乐园度假区开园运营
持续扩建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
7、加大老旧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更新力度
建设电动汽车充放电网络
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淘汰落后产能400项
新增公园120座,新增森林3万亩
新建绿道130公里、新增绿地1000公顷、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
8、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建成100个“美丽街区”
推动4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附属空间开放
实施18个小区、道路积水点改造
把网格治理打造成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实践单元
9、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
新增3000张养老床位、改建3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
加强养老与医护床位联动衔接、资源共享
新建30个社区长者食堂
新增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
建设筹措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
供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万张以上
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0台
一图看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上海发布、上观新闻、看看新闻
编辑:吴薏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