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在十年后回看《欢乐颂》时,对邱莹莹这一角色重新解读产生的共情浪潮,因此“邱莹莹我开始理解你了”上了热搜。
邱莹莹最初因“恋爱脑”“职场拎不清”“遇事崩溃大哭”等特质引发观众反感,甚至波及演员杨紫。网友曾以“上帝视角”批评她莽撞、情商低、缺乏边界感。
大批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坦言,邱莹莹的挣扎正是自身缩影。如北漂者描述“面试40多次只剩200元,雨天被HR嘲讽后崩溃”的经历;沪漂网友感慨“工资4000元难付房租,靠家人接济的羞耻感”。
网友反思二十多岁需直面“此生仅是普通人”的幻灭,承受经济压力、职场不公、孤独感的三重碾压。
邱莹莹虽不完美,却有“摔倒后立刻爬起”的生命力。失业后从咖啡店员做起,烈日下发传单被泼水仍笑脸相迎,最终逆袭为店长,凸显普通人的韧性。
《欢乐颂》中,同安迪自带精英光环、曲筱绡含着金汤匙出身相比,邱莹莹代表无背景的平凡青年。
江浙沪独生女背负父母期望闯上海,住合租最小房间,为省钱学做饭,遭遇职场霸凌仍敢揭露上司贪污。她的“笨拙”恰是初入社会的常态。
在崇尚“体面”“计算得失”的语境下,邱莹莹的横冲直撞、掏心掏肺,被重新解读为“未被世俗驯化的天真”。她的“不通透”成为对功利社会的温柔反击。
父亲那句“人往高处走,记住不能回家”的叮嘱,以及送积蓄和烙饼的桥段,让网友意识到:相比“樊胜美式原生家庭”,邱莹莹父母的托举已是普通人幸运的底色。
杨紫通过即兴设计表演,例如如唱歌、做鬼脸等细节软化角色棱角,将原著“拎不清”的扁平形象转化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拍吃巧克力派连吞11条的敬业,让崩溃戏份更具感染力。
杨紫曾坦言接演时承受压力,但坚信“此刻的谩骂不代表永远”。编剧评价她“用细节打破偏见”,如一个摇摆动作传递出角色懵懂中的顽强。十年后观众终于理解她对邱莹莹的守护:“小蚯蚓是最好的,我要去爱她保护她”。
十年后再看邱莹莹,观众终于读懂她眼泪里的生长痛。这场共鸣本质是与二十岁自己的和解:理解曾经的慌张、原谅过去的狼狈,并珍视那份“看遍世事仍相信美好”的天真。
正如热搜词所启示“邱莹莹,十年后我与你撞了个满怀,终于能抱抱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往期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