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委内瑞拉动武预案曝光:霸权“阳谋”再现,全球格局或将迎新震荡
《纽约时报》11月4日报道援引多名美国官员消息称:
特朗普政府正在制定一系列针对委内瑞拉的军事行动方案,同时,美国司法部正在起草法律意见书,试图将马杜罗与贩毒集团“绑定”,给军事打击披上“合法性外衣”。
这一消息震动全球,也再次印证了外界对美国霸权冲动的长期判断:
美国不是在打“禁毒”或“反恐”的旗号,而是在打“资源战争”“地缘战争”与“制度战争”。
一、瓦解政权、斩首领袖、夺取油田:美国三步阴谋路线
1. 空袭军事设施——瘫痪主权防线
首要目标是削弱委内瑞拉军方战斗力。
马杜罗政权赖以稳固的核心支柱正是军队,美国意图通过精准空袭摧毁防空系统、雷达节点、弹药库等关键设施,像对伊拉克、利比亚那样,用“外科手术式打击”打开缺口。
2. 斩首马杜罗——用“特种作战”切开政权心脏
特朗普计划动用“三角洲部队”或“海豹六队”,实施高风险“斩首行动”。
早在抓捕本·拉登、剿灭巴格达迪时,美国就积累了这种“定点清除技术”,如今欲将此手段直接用于主权国家元首身上。
然而,美国也清楚,这种行动在国际法上近乎“宣战行为”,因此它需要包装——
把马杜罗从“国家元首”转化为“罪犯”。
司法部将其定性为“跨国犯罪组织头目”,再转交国会和国务院备案,从而为暗杀行动创造“合法化”空间。
换言之,所谓“人权援助”“民主转型”皆为幌子,能源霸权才是底牌。
二、“战略收缩”下的后院焦虑:重塑“西半球安全圈”
特朗普政府“重拳瞄准委内瑞拉”,不仅是经济赌局,更是战略棋盘的调整。
美国近年多线作战压力剧增:
• 在欧洲被俄势力牵制,
• 在中东被伊朗搅局,
• 在亚太被中国产业链反超。
于是,华盛顿重新端起“门罗主义”的冷饭:
“先锁定后院,再集中应对中国。”
委内瑞拉就是所谓“后院安全圈”的最大变数。
它与中国、俄罗斯关系紧密,是拉美地区“反美阵营”的旗帜。
三、拔除“异己桥头堡”:打通对华围堵的战略链路
委内瑞拉不仅是产油国,也是一座天然的地缘支点。
对于中俄来说,它是突破美国全球封锁的“南方窗口”;
这让美国如坐针毡。
若不能摧毁这座“桥头堡”,其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上的防线都将持续被中俄突破。
因此,美方的野心不仅是推翻马杜罗,更是在全球南方发出警告:
“任何与中俄合作的国家,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打击者。”
这是赤裸裸的“杀鸡儆猴”。
四、强化海域控制:美国的“咽喉工程”
控制委内瑞拉,就等于掌握加勒比—大西洋航线的命脉。
美国计划在...黎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地升级雷达系统,构建覆盖加勒比海的综合监控网。
这不仅能:
• 监控中俄与拉美之间的能源运输;
• 实时掌握中国远洋油轮通行情况;
• 还可形成战略封锁圈,在未来必要时对中俄贸易航线施压。
这是从“海洋控制”到“供应链武器化”的战略扩张。
五、结语:美国的阳谋,世界的警示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会押韵。
一百年前的“香蕉共和国”,今天成了“石油共和国”;
一百年前的“门罗主义”,今天换上了“全球安全法”的新外衣。
时代在变,霸权的剧本却旧得发黄。
而那一句警语,仍振聋发聩——
“谁控制资源谁就掌控未来,但谁尊重合作,谁才拥有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