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胸腔和腹腔器官之间有一个扁平肌肉层,称之为膈肌。
当膈肌不由自主地收缩(痉挛),吸气肌协调收缩,大量空气快速吸入,与此同时,在短短数毫秒内,声门突然关闭,进而出现典型呃逆声:嗝~
打嗝分两种情况——嗳气和呃逆。
1、嗳气
嗝——
当你饱餐一顿或喝了可乐后
是不是经常悠长地「嗝——」一声?
这在专业上叫
「嗳气」
也就是「打饱嗝」
主要原因是胃里有一肚子气。
吃饭狼吞虎咽、快速喝水、吸烟、喝碳酸饮料和啤酒、反复做吞咽动作、运动时过度换气以及小宝宝吸奶太快时……都会吞下不少气体,打几个嗝能防止多余的气进到肠道。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或其它降糖药的病人,也容易经常「嗝——」。
普通的打嗝,除了可能会臭到自己、吵到他人外,是没什么问题的。
想不「嗝——」也很简单,就是少吃点空气。
少喝含气碳酸饮料,每餐七八分饱,吃饭细嚼慢咽;
少吃萝卜、豆制品、葱蒜等会引起「打嗝放屁」的食物。
如果经常「嗝——」,就要考虑是不是消化道有问题。
得了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都会经常「嗝——」。
还常常有腹胀、腹部不适、反酸、烧心等表现,需要找消化内科的医生具体诊治。
2、呃逆
嗝、嗝、嗝
隔一小会就短促地「嗝」一声
(有时比较响亮)
停不下来
这种打嗝叫做
「呃逆」
依据持续时间长短,呃逆可分为三种:
➤急性发作:持续时间<48h;
➤持续呃逆:至少2天;
➤顽固性呃逆:超过1月。
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目前最长呃逆持续69年零9个月。呃逆在儿童中较为常见,成人也有,通常自限,物理治疗可缓解,一般不需药物。
持续或顽固性呃逆常见于消化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约20%帕金森患者及10%胃食管反流患者可有呃逆,晚期癌症患者中也有3.9%-4.8%出现呃逆。
这是一种神经反射,受「呃逆反射弧」的支配。
平时这个反射弧都是沉默的,但一些行为比如狼吞虎咽、咳嗽、大笑、情绪激动、喝碳酸饮料等可能会把它激活,打嗝就开始了,而且完全停不下,频频被人打量,干着急却止不住,这到底是咋回事?
其实这和肚子里有没有气就没关系了,主要取决于「膈肌」。
「膈肌」指的是分割胸部和腹部的肌肉。当膈肌受到刺激突然收缩时,声门就会关闭,本应该通过声门进入气管的气流被迫中断,打嗝就开始了。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嗝、嗝、嗝」,很常见,问题也不大。
但少部分人可能会得「持续性呃逆」和「顽固性呃逆」,「嗝,嗝,嗝」超过 48 小时甚至 1 个月以上,那就有问题了,这大多是甲状腺、中枢系统和胃肠道疾病的表现。
需要及时去医院,通过 MRI(磁共振)、胃镜等检查手段,找出持续「嗝,嗝,嗝」的病因,进行正规的专业治疗。
快速止嗝法
偶尔打嗝虽然不是病,但是不但自己难受,也会带来尴尬。今天,就教大家几招快速止嗝法:
1、深呼吸
进食时发生打嗝可以暂停进食,做几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时内能止住。
2、屏气
如果深呼吸不管用,那么在深呼吸后屏住呼吸尽可能久,使体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通过神经反射,抑制打嗝。
注意: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慎用此法。
3、小口喝凉水、用水漱口或吞一勺糖,干扰呃逆反射弧
4、将双膝抬起至胸部并且上身前倾,改变膈肌得状态。
3、按揉内关穴内
关穴有调节胸腹部气升降的作用,打嗝的时候按揉内关有使胸腹部上逆的气向下降的作用,内关穴在腕横纹三横指宽的地方。
4、按带脉穴
在口中含一口水,似咽非咽,快打嗝的时候,咽水的同时按一下带脉穴,效果非常好。
两臂内收,夹紧,肘尖直下与肚脐横线垂直交叉的位置,就是带脉穴。
当然,如果是疾病引起的打嗝,治疗原发疾病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