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小朋友总是憋不住大便,频繁拉在裤子上,导致身上总有异味,一天得换洗好多次裤子。现在孩子甚至因为这个问题不肯上学了,这可怎么办啊!”
儿童遗粪症,也被称作小儿大便失禁,是指4周岁以上的儿童,在不存在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不自主地在厕所外排出正常粪便的现象。这种情况至少每月发生1次,并持续3个月以上,属于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据研究显示,儿童大便失禁的发病率在0.8%至4.1%之间,且男孩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儿童遗粪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行为问题,其病因多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且公认的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病的患病率远高于就诊率,且治疗需要长期且持续的努力。
儿童遗粪症的危害
大便排泄的紧迫感和不受控制,不仅会导致粪便沾染衣物,有时即便不急,大便也会不自觉地漏到裤子里,让孩子脏兮兮的。这导致孩子每天需要更换和清洗多次衣物,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刻担心外出时的尴尬。
此外,粪便及肠液的刺激还可能引发患儿肛门周围的湿疹、瘙痒、溃烂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患儿的痛苦。这种现象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交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给家庭育儿带来沉重负担。
儿童遗粪症的特色治疗方法
01 盆底康复治疗
原理:通过生物反馈疗法,利用仪器精准监测盆底肌肉活动,将监测信息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或听觉信号反馈给患儿,指导其正确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从而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控便能力。
操作流程:患儿舒适地躺在治疗床上,在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将电极贴片准确放置于盆底肌肉相应位置。仪器启动后,患儿根据反馈信号进行训练,每次治疗约20-30分钟,每周进行3-5次。
02 针灸治疗
选穴原则:依据中医经络理论,选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等经络上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等。这些穴位与脾胃功能、肠道调节密切相关,通过针刺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健脾益气、调理肠胃、固摄止泻。
针法特色:我院针灸医师手法娴熟,采用轻柔、快速的手法进针,以减少患儿的痛苦。针刺得气后,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体质,运用适当的补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3 中药汤剂
方剂组成:中医认为小儿大便失禁与脾胃虚弱、肾气不足、大肠传导失司等因素有关。我院中医专家会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体质、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辨证,为患儿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中药汤剂。
例如,对于脾胃虚弱型的患儿,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其中人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山药、莲子、薏苡仁等健脾止泻;对于脾肾阳虚型的患儿,则以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附子、干姜温中散寒,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等温肾暖脾止泻。
服用方法: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确定合适的剂量。一般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中药汤剂的口感经过精心调配,尽量减少苦涩味道,以提高患儿的服药依从性。
家长反馈与疗效见证
在我院肛肠一科接受治疗后,许多家长都反馈孩子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大部分家长表示孩子大便失禁的次数明显减少,有的孩子之前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失禁情况,现在一周可能只有1-2次甚至不再出现。
还有的家长反馈,孩子在治疗前对排便毫无感觉,现在能逐渐感知到便意,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排便。这不仅改善了孩子的身体状况,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重新变得活泼开朗,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广大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大便失禁的问题,一定要及早进行科学干预,切勿让病情拖延,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正常成长。
指导专家
曾娟妮,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肛肠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三五创新骨干培养人才”。
主攻方向:
擅长微创治疗环状痔,急、慢性肛裂,在炎性肠病、晚期肠道肿瘤、慢传输便秘、盆底失弛缓、肛门直肠痛等疑难杂症的中医药治疗有一定治疗经验。
坐诊时间:
周一下午、周二下午
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文字 | 肛肠一科:李心甜
版式设计 | 陈安妮
校对 | 刘丹、何穰
审核 |罗丹
往期精彩回顾
▼院区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