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过后即将迎来热浪滚滚的伏天,全国多地进入“烧烤模式”!高温不仅让人酷暑难耐,更暗藏致命风险。急诊科医师紧急提醒:高温天气下,有5件事绝对不能做,否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识别“热伤害”预警信号!
高温天出现这些症状,警惕中暑来袭:
头晕脑胀、恶心呕吐
注意力涣散、浑身乏力
大汗淋漓、异常口渴
急救三步走:
1.火速撤离:立即离开高温、高湿、密闭空间,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2.科学补水:适量饮用清凉的电解质水或淡盐水,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
3.紧急降温(重症):若体温飙升,出现意识模糊等重症迹象,立即用冷水浸浴、冰袋冰敷或用冷毛巾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并尽快就医!
严防“热射病”夺命杀手!
“热死了”绝非戏言!中暑最凶险的阶段就是热射病,致死率极高!它常表现为:
意识不清、抽搐痉挛;体温飙升(常超过40℃)、剧烈头痛。
高危人群需高度警惕:
1.“劳力型”热射病:运动员、建筑工、环卫工等长时间在高温高湿下高强度作业的青壮年。
2.“经典型”热射病:老人、婴幼儿、孕产妇、肥胖者及患有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人群,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弱。
高温天五大“夺命禁忌”!
以下五件事,高温天务必远离,否则可能瞬间引爆健康危机:
1.禁忌一:“空调刺客”迎面猛吹!
风险:室外酷暑难耐,冲进室内立刻对着空调冷风狂吹!冷热瞬间交替,血管会剧烈收缩或扩张,极易诱发血管痉挛、血压飙升,严重可导致心梗、心绞痛发作。
2.禁忌二:“冰水炸弹”猛灌入喉!
风险:特别是剧烈运动或高温劳作后,血管正处于扩张散热状态。此时猛灌大量冰水或冷饮,如同给血管“急刹车”,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血压骤升,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痉挛(心梗风险)、脑血管痉挛(中风风险)。
3.禁忌三:高温下“玩命”剧烈运动!
风险: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身体产热暴增,散热能力却跟不上,中暑风险直线飙升!同时,大量出汗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心脏被迫超负荷工作,极易诱发心血管意外。
4.禁忌四:大汗淋漓“冲冷水澡”!
风险:满身大汗时,身体代谢旺盛,体温高。此时若立刻冲冷水澡,冷水刺激会使皮肤血管瞬间紧缩,大量血液涌回心脏,导致心脏负担剧增,极易引发危险。
5.禁忌五:高温天“熬夜透支”!
风险:高温本身已让心跳加速,心血管系统压力增大。熬夜更是雪上加霜,会加重心脏负荷,显著增加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更严重心脏事件的风险。
日常防暑“保命指南”
避高温:减少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尤其是正午时段。
保通风:室内注意通风,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温湿度(避免直吹)。
躲烈日:外出做好防晒,尽量避免长时间日光直射。
勤补水:规律、少量多次补充水分(白水、淡盐水、电解质水),不要等渴了再喝!
饮食清: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辛辣。
作息稳: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让身体充分休息。
牢记:高温无情,健康无价。避开这五大“夺命禁忌”,遵循科学防暑指南,才能安全度过炎炎夏日,守住生命防线!出现严重中暑症状,尤其是疑似热射病时,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火速就医!
来 源 | 中国新闻网
编 辑 | 王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