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 3200 字,阅读约需 6 分钟
到了夏天,减肥这个话题尤其“热”。
说到“减肥”,你是不是立马想到了饿肚子、疯狂运动的苦行僧模式?
别怕,今天咱们聊一种听起来有点“不正经”但却有科学依据的减肥方法——好吃懒做减肥法。
你没听错,就是让你在享受美食和保证充足休息的同时,也能悄悄瘦下来(一点)!
太长不看
“好吃懒做”也能科学瘦!关键在于吃够优质碳水、足量蛋白质,并保证充足睡眠,这些都有研究支持,助你轻松管理体重。
No.1
吃够碳水,有助控制体重
“高碳水饮食一定会增加脂肪合成”“减肥就要不吃碳水”,这些误会真的该停止了。
1.1 吃多变脂肪的锅,碳水不背了。
虽然曾有观点认为长期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增加脂肪储存,但近年研究表明,在合理的总热量摄入前提下,高碳水(尤其是复合碳水化合物)低脂的膳食结构,并不会显著抑制脂肪氧化或增加脂肪合成。
...研究也提示,体脂平衡更多地受到总脂肪摄入量的影响。大部分过剩的碳水化合物是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内,只有很少一部分(约占碳水饮食的1%-2%)转化为脂肪。[1]
所以,谈论肥胖率逐年增加的原因时,除了关注碳水化合物的类型和总量,居民膳食中脂肪供能占比的显著上升趋势更值得警惕。(当然,肥胖的成因复杂,涉及遗传、生活方式、运动量等多种因素。)
从1982年到2017年(最后一期数据来自2015-2017年的调查),我国居民的谷类供能占比一路下滑,从71.2%下降到51.5%。脂肪的供能占比则是一路上涨,从18.4%增加到34.6%,已经超过膳食指南推荐的合理范围 20%-30%。
另外,糖的供能占比虽然很小,但也从 2002年的 0.1%猛增至2017年的 0.5%。[2]
1.2 颠覆你的认知:吃对、吃够优质碳水,
真的能帮你控制体重。
一项针对糖耐量受损老年人的小规模临床对照实验发现,在不限制总热量摄入的情况下,与高脂、较低碳水的对照组相比,采用低脂、增加碳水和蛋白质摄入的膳食模式,能显著减轻体重、降低体脂率。若结合有氧运动,效果更为显著。[3]
实验12周,20名女性,14名男性,平均年龄 66岁
对照组:碳水供能45%,脂肪供能41%,蛋白质供能14%,膳食纤维7g/1000kcal
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碳水供能63%,脂肪供能18%,蛋白质供能19%,膳食纤维26g/1000kcal
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有氧运动: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再加上每周4天,每天45分钟,80%最大耗氧量的有氧运动
【结果】:
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体重减少3.2千克,体脂降低2.2%
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有氧运动:体重减少4.8千克,体脂降低3.5%
同时,两组的志愿者大腿脂肪面积也显著减少。
对照组各项数据没有明显变化,体脂还增加了0.2%。
因此,在体重管理中,合理控制总脂肪摄入至关重要,同时可适量增加优质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1.3 多吃优质碳水
当然,适量多吃碳水,是指多吃优质碳水,全谷物、杂豆、薯类,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膳食纤维,升血糖速度较慢,饱腹感更强,能量密度也更低,也就更有利于体重控制。
提醒:糖果、冰淇淋、小蛋糕、小饼干,可不在优质碳水之列。
具体食物
全谷物:小米、玉米、高粱、燕麦、大麦、黑麦、黑米、糙米、荞麦、青稞,粟米、薏米等,加工得当都是全谷物的良好来源。
杂豆:可以代替一部分主食的杂豆类主要是指一些高淀粉的豆类,比如红豆、绿豆、芸豆、鹰嘴豆等,它们都可以制成淀粉制品。
薯类:常见的有红薯、紫薯、土豆、芋头、山药等。
No.2
吃够蛋白质:分解脂肪,控制食欲
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对体重管理具有积极作用,这已得到多项研究支持。这也是我一直跟大家分享的观点。
一项纳入24项试验涉及 1063 名参与者的荟萃研究也证实,与限制热量的标准蛋白低脂饮食组相比(蛋白质摄入量为 0.72g/kg/d),等热量的高蛋白低脂饮食组(蛋白质摄入量为 1.25g/kg/d)体重、体脂和甘油三酯的减少更多,同时还缓解了瘦体重(简单理解为肌肉)和静息代谢率的减少(减肥过程中肌肉减少和基础代谢率降低都是不利于减肥的)。[4]
与限制热量的标准蛋白低脂饮食组相比,等热量的高蛋白低脂饮食组:
- 体重减轻0.79kg
- 体脂减少0.87kg
- 甘油三酯降低0.23mmol/L
而且,多项研究还发现,高蛋白饮食不只对减重有用,对于预防体重反弹,减少复胖也是很有用的。
2.1 蛋白质为什么有助减重?
【基础原理,已经了解的可跳过,
直接看后面的吃多少蛋白质。】
蛋白质助力减重的机制包括:
✅ 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促进脂肪分解
✅增强饱腹感:蛋白质消化较慢;调节多种食欲相关激素(如增加厌食激素PYY、GLP-1、CCK等,降低促进食欲激素胃泌素)。从而减少两餐间的额外热量摄入
✅保持瘦体重(肌肉),维持基础代谢率
✅较高的食物热效应,消化吸收蛋白质本身消耗的能量(约占其供能的20%-30%)远高于脂肪(0%-3%)和碳水化合物(5%-10%)。[5]
2.2 吃多少蛋白质?
为避免成人蛋白质缺乏症,膳食指南推荐的蛋白质膳食摄入量为0.8g/kg(BW体重)/d,体重为 60-70kg 的话,那每天蛋白质摄入约 48-56 克,约占每天总能量摄入的10%-15%。[2]
只不过,这个量在研究中属于标准蛋白质摄入。
那高蛋白质摄入是多少呢?
从各项减重相关研究的数据来说,蛋白质供能占比至少要到 18%,高的可以达到 25%。
按体重来算,研究中的蛋白质摄入量在1.06-1.6g/kg/d。
对于一般人来说,按照每天每公斤体重 1.2g 蛋白质来摄入其实就比较合理了,运动员的话每公斤体重 1.7g 也已经足够。
下面图表中是一些常见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大家可以参考下。
2.3 运动前吃还是运动后吃?
很多人以为,蛋白质只有运动后那一会儿吃才有用。
实际上,蛋白质的摄入关键在于保证全天总蛋白质摄入量及其合理分配,而非仅限于某个特定时间点。
不过,运动时间与蛋白质的摄入确实有关系。
在抗阻训练前两个小时,吃20克左右的慢消化蛋白,比如酪蛋白,可以让氨基酸在接下来六个小时里都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对修复和增长肌肉很有帮助。
对于有氧训练,运动后三小时内补充快消化蛋白(如乳清蛋白)并配合适量碳水化合物,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肌糖原补充
对于健身人群,建议每餐至少吃到30克蛋白质,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瘦体重。
2.4 蛋白粉更好吗?
对于日常饮食已能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的人群(例如习惯摄入较多肉类的成年男性),通常无需额外补充蛋白粉。像我自己,食欲好的时候,三餐蛋白质无疑够了。
通过多样化的天然食物获取蛋白质是首选,如上面表格中的鸡蛋、各类肉禽鱼、奶制品等。素食者可以通过大豆及其制品与谷物(如大米)的搭配,实现蛋白质互补(如大豆富含赖氨酸,大米富含蛋氨酸)。
蛋白粉的主要优势在于便捷性,而非营养价值优于天然食物。
若选择蛋白粉,乳清蛋白、大豆蛋白、豌豆蛋白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选择正规品牌产品,警惕廉价产品可能存在的重金属超标等安全风险。
No.3
睡够觉:有助减轻体重
许多有关睡眠的研究已经证实,睡眠不足是肥胖的重要风险因素。睡眠不足会增加饥饿感、影响调节食欲的激素水平,改变大脑的奖励系统等,让睡不够的你更可能通过食物填补「疲惫」,发生暴饮暴食。
那反过来说,在现实生活中,增加睡眠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减肥呢?
研究人员招募了 80 名超重且睡眠时长较短的受试者。
➡ BMI 在 25-29.9 之间;
➡ 每晚平均睡眠时间都小于 6.5 小时。
试验期间,受试者们继续自己的日常生活,研究人员不进行任何饮食或运动干预。只有被随机分配到睡眠延长组的受试者会接受个性化的睡眠咨询,目的是将他们的就寝时间延长到8.5 小时。
结果相当激动人心:
✅ 与对照组相比,睡眠延长组的每日能量摄入显著减少了约270kcal,而两组间的总能量消耗未见统计学差异。
✅ 与基线体重对比,睡眠延长组的体重减轻了0.48kg,对照组的体重却增加了 0.39kg。研究人员根据预测模型推算,如果能长期保持,那3 年内体重有望下降 12kg。[6]
充足睡眠不仅帮助减重,还跟痴呆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减少相关,具体怎么睡个好觉,看这里:
当然,“好吃懒做减肥法”不是提倡无节制的饮食和完全的静态生活,而是强调通过科学的膳食结构(如保证优质碳水化合物和充足蛋白质的摄入)与保证高质量的充足睡眠,来更轻松、可持续地辅助体重管理。
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还是要建立在总热量适度控制和规律适量运动的基础之上。通过聪明地“吃”与科学地“懒”,用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并维持健康体重。
参考资料
[1]Liao Y, Chen Q, Liu L, et al. Amino acid is a major carbon source for hepatic lipogenesis[J]. Cell Metabolism, 2024, 36(11): 2437-2448. e8.
[2]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3]Hays N P, Starling R D, Liu X, et al. Effects of an ad libitum low-fat, high-carbohydrate diet on body weight, body composition, and fat distribution in older men and wo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4, 164(2): 210-217.
[4]Wycherley T P, Moran L J, Clifton P M, et al. Effects of energy-restricted high-protein, low-fat compared with standard-protein, low-fat diet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Am J Clin Nutr, 2012, 96(1281): 1281-98.
[5]Moon J, Koh G. Clinical evidence and mechanisms of high-protein diet-induced weight loss[J]. Journal of obesity & metabolic syndrome, 2020, 29(3): 166.
[6]Tasali E, Wroblewski K, Kahn E, et al. Effect of sleep extension on objectively assessed energy intake among adults with overweight in real-life setting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22, 182(4): 365-374.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转载”。
编辑:鱼藻
想看有声版科普
快关注我的视频号吧 ↓
关注我,你想了解的营养科普
都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