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东北遇难学生刚保研,6名大学生参观时遇难,“1人来自重庆,今年刚保研”

澎湃新闻记者 祝文博 实习生 陈海晨 冉昊羽

7月23日上午,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6人不幸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澎湃新闻多方核实,其中一名遇难男生来自重庆,叫刘林(化名)。

一名女生告诉澎湃新闻,刘林是其堂哥,来自重庆,今年刚刚保研;哥哥非常优秀,很懂事,也很贴心,“他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还考上了985”。

另一名女生告诉澎湃新闻,刘林是其表哥。她和表哥的聊天记录停留在6月27日21时25分,她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表哥表扬她“厉害厉害”。刘林的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唯一一条置顶动态发布于2024年1月9日19时55分,这是一张城市的照片,冒着白烟的烟囱,大大的停车场,城市笼罩在泛黄的微光中,他说“天气很好,心情很糟”。

澎湃新闻在东北大学官网查询发现,刘林曾经在东北大学黄金学院“黄金班”(中国黄金-东北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班)开班式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表讲话。

刘林老家的村干部称,他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家里的大人已经赶过去了,很悲伤。

澎湃评论

不能让生命成为安全责任悬空的牺牲品

澎湃新闻主笔 沈彬

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

6名大学生的生命,终结在大型国企的生产现场,终结在学校组织的参观学习中,令人震惊,更令人困惑不解。

这6个年轻人所学的专业是“矿物加工工程”,他们风华正茂,也是全家的希望。但是,他们还没有毕业,就殒命于选矿厂的浮选槽,必须要认真调查事故原因,问责相关责任人,才能亡羊补牢,惩前毖后。

7月24日,股市开盘前,中金黄金对事故发布说明公告称,公司对事件不幸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并对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深表歉意。

公告当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的寥寥几字,难以托起6个大学生的生命之重,事件的原因应该得到更严格的审视。特别是其中“溺亡”的表述,引发了不小的质疑。浮选槽是巨型选矿设备,其中有大量的矿砂、化学药剂,特别是大型机械还在运转。身亡的6名大学生可能遭遇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在不少网友看来,“溺亡”的描述显得过于轻描淡写了。

至于夺命的格栅板,“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的公众号,在今年2月25日曾发文称,“内蒙古矿业选矿部浮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操作规范……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筛板更换等众多改善作业环境技改项目,消除现场安全隐患。”而公司还强调,2024年,浮选车间这一年“安全环保事故为零、职业健康事故为零、安全生产事故为零,实现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从“零事故”到6人死亡,从今年2月宣布更换格筛板到7月的格栅板的致命脱落,中间不过只5个月时间。对真相的追问刻不容缓,为何之前宣称已经完成的更换、改善作业,在几个月之后就成了“夺命虎口”?是设备排查、更换有漏洞,还是安全生产搞了形式主义?大型矿业企业投入成本巨大、销售额巨大,安全措施的支出也是巨大的,但是生命是无价的,不能让生命成为设备失检失修、安全责任悬空的牺牲品。

这些年来,中国高校的理工科教育高速发展,使得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工程师红利”,海量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工程师们从校园奔向企业、工地,在生产一线观摩、学习、实践是必经的环节,他们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

特别是,当下正处于暑期,很多理工科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正在很多车间、工地广泛开展。各地高校、企业亟需以这次事件为鉴,牢记“安全第一”,牢记“生命至上”,真正对参与实习、实践的学生的安全负起责任来,绝对不允许类似的事故重演。

中金黄金作为大型国企,别躺在过往“零事故”的功劳簿上,必须模范地执行安全生产规范,倒查责任,深刻反思,强化安全投入、日常排查检修。悲剧不能重演,事故的原因必须受更严格的审视。

本期资深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