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则新闻,真是让人气得牙痒痒!
据报道,全国25个省份竟然有2.83万名职工通过提供虚假病历、篡改档案等方式,违规提前退休,骗领了高达5.19亿元的养老金!
这不是小数目啊,5个多亿,够多少人辛辛苦苦干一辈子了?
更离谱的是,山西蒲县疾控中心有个“神人”,档案改了14处,愣是“1岁工作、22岁退休”,还顺利通过层层审核,领了69万养老金,退休后居然还在新单位接着挣钱!这操作,简直是把国家和老百姓当提款机了!
性质有多恶劣?
咱们先来捋捋,这事到底有多严重。
首先,这不是简单的“钻空子”,这叫诈骗,是明晃晃的刑事犯罪!
养老金是什么?那是给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老了没收入的人准备的保障,是国家的钱、老百姓的钱!这些人伪造病历、篡改档案,硬生生把不该拿的钱装进自己兜里,挤占了真正需要的人的资源。这跟偷抢有什么区别?更别提像蒲县那个案例,1岁工作、22岁退休,这档案改得也太离谱了吧!
审核的人是睡着了还是咋地?14处涂改都能过,审核流程形同虚设,背后是不是还有啥猫腻?
而且,这事不是个例,是2.83万人!25个省份!这得是多大的窟窿?5.19亿的养老金被骗走,这钱要是用在改善养老院、补贴低收入老人身上,能帮多少人?现在倒好,成了某些人中饱私囊的“提款机”。
更气人的是,像蒲县那个职工,一边领着养老金,一边在新单位拿工资,双份收入,日子过得美滋滋,良心不会痛吗?
调查就能了事?不可能!
蒲县官方回应说已经启动调查,多部门联合行动,审计也在查,相关手续正在进行中。听起来好像挺积极,但光调查够吗?这种赤裸裸的诈骗,性质恶劣到这个地步,绝不是查查档案、罚点款就能了事的!这不是行政违规,是刑事犯罪!
《刑法》里对诈骗罪有明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最高可判七年。像这种涉及几亿的养老金诈骗,数额巨大,影响恶劣,必须依法严惩!
而且,不光是骗钱的人要追责,那些审核不严、甚至可能内外勾结的环节也得查清楚。
蒲县疾控中心有68名财政人员、11名事业人员,一个档案改了14处都能过,审核的人是干什么吃的?是失职还是故意放水?如果查出有“保护伞”,那更得一锅端!否则,这种事还会有下一次。
得拿出真动作!
这种事,光靠“调查”糊弄过去,公众肯定不买账。得有实打实的动作。
查清每一个涉案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诈骗的钱必须追回!像蒲县那个“22岁退休”的,69万养老金得吐出来,还得依法判罚。
调查结果得公开,涉及多少人、追回多少钱、怎么处罚,都得给公众一个交代。别到最后又是“内部处理”,大家啥也不知道。
说白了,养老金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给老了没收入的人保命的。现在被这些人钻空子、明抢暗偷,简直是对社会公平的践踏!这种事不严惩,寒了多少老实本分交养老金的人的心?大家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凭啥让这些“聪明人”占便宜?
希望这次调查不是走过场,真能把这些害群之马揪出来,给社会一个交代。
诈骗养老金不是小事,是大罪!
得让这些人付出代价,别再让类似的事发生。咱们老百姓的血汗钱,可不能这么被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