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拳》,此词条收录于07/25,仅供参考
洪拳属于中国传统拳术,是南派拳术代表之一,形成于明末清初,有300多年的历史,与刘、李、蔡、莫合称广东五大名拳。
对于洪拳的起源,有三种解释:一是由清代南方民众秘密结成的三合会(洪门)委托少林所传习的一门拳法;二是洪拳源于少林寺,后经河南、福建传到广东;三是清康熙年间由南少林俗家弟子洪熙官融会贯通所学武术所创。洪拳是洪门内传习的拳种,其发展历程与洪门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末时期,洪门为躲避清廷的打击而向南迁徙,洪拳也随之传至岭南各地,先后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湛江、佛山、广州等地传播,盛极一时。洪拳由龙、虎、狮、豹、蛇、鹤等动物的象形与特性,结合武术技法创编而成,有龙拳、虎拳等单形拳术,亦有虎鹤双形拳、五形拳、十形拳等混合形拳术。洪拳风格硬桥硬马、刚毅有力、拳势威猛、重实战。
2015年,洪拳入选广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2018年5月,洪拳(黄飞鸿派、顺德洪拳)被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4月,洪拳(南海洪拳、茂南洪拳)被列入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