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y?),本义指驿马,后引申出驿站、驿道、用驿马传递、两驿间距等义。
两千多年前,汉朝政府就为传递公文的驿人或来往官员提供中途换马歇宿的地方,叫做“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驿站”。有“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的说法。
驿站分为驿、站、铺三种。
“驿”是负责官府运送物资,为往来官员差役提供换马食宿的地方。
“站”是朝廷传递军事、重要文件的传达组织。
“铺”则是负责地方官员传送一般公文、信件、物资转运的地方,有餐食无住宿。各道府县之间的联系由铺承担。
这些驿站、递铺归属朝廷兵部管辖,管理非常严格,一般建在有驻军的主要交通线附近,沿途每30里设置一个驿站,每10里设置一处“铺”。
驿站的负责人叫“驿丞”,有公务员编制的工作人员叫“赡夫”或“驿夫”。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和通信设施之一的驿站,始于西周时期,兴盛于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最为完备和发达的交通网络。